美国的故事(6)- 风的颜色

来到詹姆斯敦的小女孩儿是印第安人的公主,首领波瓦坦(Powhatan)的宝贝女儿波卡洪塔斯(Pocahontas),她可比她爹有名多了。1995年,迪斯尼的动画片“风中奇缘”(Pocahontas),让波卡洪塔斯与约翰·史密斯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影片主题曲“风的颜色”(Colors of the Wind)也随之广为流传。“你能否唱出山的声音,你能否绘出风的颜色?”也许正是这个简单的问题,使史密斯认识到新大陆不只是一片等待被征服的土地,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有生命和灵魂,都在印第安人的手中和心中。

波卡洪塔斯对殖民者的到来很兴奋。当波瓦坦和他的部族冷眼旁观英国人的一举一动时,小姑娘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她喜欢船上的白帆,喜欢殖民者们带来的新鲜玩意儿,甚至喜欢绅士们那身不伦不类的打扮。当她的父亲正琢磨着对这帮不速之客下重手时,她却自己跑到詹姆斯敦玩儿去了。她的天真烂漫和善良友好很快就让所有的人喜欢上她。她来得越来越勤,不只来玩,还经常给大家带吃的。人们渐渐发现,其实她真正感兴趣的人是殖民地的领袖约翰·史密斯。

也许是史密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劲儿,也许是史密斯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波卡洪塔斯仰慕不已。而史密斯也被小姑娘浑然天成的气质吸引。她就像一股清新的风,在史密斯面前展示着一个绚丽多彩、充满情感和灵性的弗吉尼亚。此时,史密斯28岁,波卡洪塔斯不到14岁。两人虽然年龄悬殊,却开始了一段异乎寻常的友谊。

史密斯认为要想在弗吉尼亚活下去,必须跟印第安人搞好关系。在波卡洪塔斯的帮助下,他开始试着跟波瓦坦接触,用从英国带来的工具和毯子换印第安人的玉米。史密斯是个精明的商人,他眼里不揉沙子,绝对不吃亏,但同时又诚实,公平,讲信用,很快就赢得印第安人的尊敬,不但为殖民地换来急需的粮食,还学会了印第安人捕鱼和打猎的方法,甚至他们的语言。他一再向波瓦坦表示,自己是为和平而来,但波瓦坦很难完全相信他,因为以前西班牙人也曾骚扰这个地区,与印第安人发生过激烈的冲突。血的教训使波瓦坦对欧洲殖民者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有一次,史密斯来谈生意,却被几个波瓦坦族勇士抓起来,推到波瓦坦面前,准备处死他。关键时刻,波卡洪塔斯扑到史密斯身上,逼迫父亲放掉了史密斯。还有几次,波瓦坦和他的手下设计好陷阱,想把殖民者们一网打尽,又是波卡洪塔斯提前报信,使他们免于灾难。这么一来二去的,再加上史密斯能说会道,波瓦坦与史密斯之间从相互提防变成惺惺相惜,波瓦坦族终于张开双臂热情地拥抱了史密斯,待他如家人一般。史密斯与波卡洪塔斯的友谊以及他与波瓦坦的交情为詹姆斯敦殖民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此同时,纽波特船长又从英国带来两批殖民者,到1609年9月,詹姆斯敦已从最初的105人增加到约500人。

人口的增加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对土地的争夺。印第安人认为土地是大家共享的财产,人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而英国人一向都是“我占的就归我”,根本不懂“公有”的概念。于是,冲突开始发生,但有史密斯压阵,基本上还算平静。1609年9月的一次火药爆炸让史密斯身受重伤,他不得不返回英国治疗。临行前,他亲自查看了仓库里的存粮,认为足够支持10个星期。根据与波瓦坦的约定,印第安人将继续为殖民地提供粮食。而且,附近还有个“野猪岛”,实在不行时打几头野猪还是没问题的。

1609年10月,史密斯回到了英国,从此再也没有光顾弗吉尼亚。他后来去了由“清教徒”建立的普利茅斯和马萨诸塞殖民地,并把那个地区命名为“新英格兰”(New England)。他从弗吉尼亚回国后,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好几本书,包括《弗吉尼亚史》,成了“畅销书”作家。他在书中严厉抨击了绅士们的所作所为,大声疾呼新大陆需要的是“劳动者”。他告诉大家,弗吉尼亚没有黄金,有的是无穷的机会,凡是勤奋工作的人都可以发财致富。他的书不仅让英国人对弗吉尼亚充满向往和热情,也为后来“清教徒”们在新大陆建立殖民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史密斯离去不久,人们就告诉波卡洪塔斯说他已经死了。波卡洪塔斯伤心欲绝,波瓦坦也非常痛惜,他甚至派人去伦敦打听史密斯的情况。波瓦坦只欣赏史密斯,对别人他可不买账。随着英国人与印第安人的冲突不断升级,波瓦坦下令停止供应殖民地粮食,并封锁了詹姆斯敦周围的地区,这下,殖民者们连打猎都很困难了。绅士们旧病复发,史密斯前脚走,他们后脚就不干活了,还自私地霸占了大部分粮食。

1609年11月到1610年5月成了殖民地的“饥饿时期”(Starving Time),英国人从来没有这么悲惨过。粮食吃完了,就吃狗、猫、老鼠、蛇、靴子、鞋,直到没有任何东西可吃。终于,在1610年5月,两艘英国移民船在詹姆斯敦靠岸。此时的詹姆斯敦几乎一片废墟,500名殖民者中只有60人幸存。这60个人的模样跟骷髅没什么区别,只剩下喘气的份儿了。

这两艘船本来是应该早点来的,可是途中遇上飓风,把原先的大船吹散了架。幸好飓风是在百慕大(Bermuda)附近,他们停在百慕大群岛,重新造了两条小船,才来到詹姆斯敦。乘客们在海上饱受“黄热病”(Yellow Fever)的折磨,死了很多人,尸体都扔进了大西洋。但人们还是满怀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义无反顾地奔向弗吉尼亚。这些身心疲惫的人从船上走下来,还以为终于到了繁花似锦的新大陆,结果看到的却是一个人间地狱。你能想象他们此时的心情吗?

1610年6月7日,詹姆斯敦所有的殖民者都爬上了那两艘小船。“永别了,弗吉尼亚!”“永别了,新大陆!”“我们受够了!”“我们回家啦!”“再也不见啦!”两艘船离开詹姆斯敦,顺河而下,出了河口就是大西洋,人们恨不得马上回到英国。让詹姆斯敦见鬼去吧!

然而,他们并没有走远。6月10日,他们迎面遇上了由德·拉·瓦尔男爵(Lord de la Warr)率领的移民船。男爵是新任弗吉尼亚总督,带来150人,也带来了粮食和武器。他说服了这些归心似箭的殖民者们,大家一起回到詹姆斯敦。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德·拉·瓦尔男爵这号人物,如果没有他的振臂一呼,殖民地的历史将会如何?160多年后,北美东部沿海的三个小县联合起来,派代表在《独立宣言》上签了字,成为一个独立州。后来,她又率先接受了《美国宪法》,成为加入联邦的“第一州”(The First State)。这就是用德·拉·瓦尔男爵的名字命名的“特拉华州”(Delaware)。

贵族出身的德·拉·瓦尔男爵是个铁腕领袖,也是个残暴的军人,参加过英国对爱尔兰的征服战争。他把对付爱尔兰人的政策原封不动地搬来对付印第安人,那就是烧、杀、抢。1610年8月,德·拉·瓦尔男爵派人袭击波瓦坦族的一个部落,挑起了历时四年的“第一次盎格鲁-波瓦坦战争”(First Anglo-Powhatan War,1610 – 1614)。在这次袭击中,他们烧毁了印第安人的房屋和玉米地,杀死七十多人,抓走部落首领的妻子和孩子。沿河返回时,他们把孩子们一个个从船上往水里扔,同时开枪射击,以把他们打得“脑浆迸裂”为乐。在詹姆斯敦,他们把利剑刺进了那位首领妻子的心脏。

殖民者的暴行激起了波瓦坦族的强烈反抗。他们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却凭着对地形的熟悉,用弓箭长矛和各种对付猎物的手段让殖民者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久,德·拉·瓦尔男爵因病回国,托马斯·戴尔爵士(Sir Thomas Dale)继任。他认为,若想让詹姆斯敦不受威胁,必须占领周围的地区。他领人不断沿詹姆斯河修建据点,1611年5月,他们建成“亨利科”(Henrico),还陆续盖起比较正规的房子,医院,仓库,和教堂。

1612年底,战争开始渐渐缓和下来,双方都精疲力尽,和平成为人们共同的愿望。1613年4月,亨利科来了一位客人。她不是别人,正是波卡洪塔斯。但是,这一次,她不是主动来的,而是被拐骗来的。戴尔以她为人质,要挟波瓦坦。波瓦坦见女儿被抓,便停止了对殖民地的进攻,同意和谈。谈判断断续续进行了一年。

在双方谈判的一年中,波卡洪塔斯一直住在亨利科。她曾是殖民地的恩人,殖民者们对她倒是待如上宾,还向她宣扬基督教,教她英语。不久,波卡洪塔斯受洗成为基督徒,并有了一个英文名字“丽贝卡”(Rebecca)。当年的小女孩此时已经十八九岁,青春靓丽。有个年轻的英国商人,名叫约翰·罗夫(John Rolfe),他的种植园恰好在亨利科附近。他很快就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印第安公主,并写信给戴尔总督,要求与波卡洪塔斯结婚。戴尔批准了他的请求,并率领大队人马,亲自“护送” 波卡洪塔斯回到波瓦坦的驻地,与他缔结和平协议。

1614年3月,和平终于降临。人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庆典的最高潮正是波卡洪塔斯和约翰·罗夫的婚礼。他们的结合是英国第一桩跨种族的联姻,也是弗吉尼亚和平的重要保障。波瓦坦没有参加婚礼,只派了弟弟和两个儿子来。女儿离开了印第安人的世界,进入英国人的社会,他也许正黯然神伤吧。

1615年初,波卡洪塔斯生下一子,罗夫成了世界上最骄傲的父亲,他要带波卡洪塔斯回英国看看。正好弗吉尼亚公司为了宣传新大陆,也邀请他们回来做一次“公关之旅”。1616年,他们回到英国。波卡洪塔斯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征服了伦敦的社交界,成为人人追捧的“明星”,她毫无疑问是弗吉尼亚最美丽的代言人。有一次,她参加了一个特殊的化妆舞会,这个舞会的主人正是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波卡洪塔斯的异域风情让这位性格阴沉、心理灰暗的国王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波卡洪塔斯惊喜地得知,约翰·史密斯还活着。她热切地盼望史密斯来看她,但史密斯迟迟没有现身。当他终于出现在她面前时,史密斯似乎不习惯这个一身英国贵妇打扮的“丽贝卡女士”(Lady Rebecca),他再也看不到那个弗吉尼亚丛林中的小姑娘了。两人几乎不欢而散,这次分手成了他们的永别。1617年3月,波卡洪塔斯与罗夫启程返回弗吉尼亚。船还没驶出泰晤士河,波卡洪塔斯就病倒了。她的丈夫把她抱下船,送进医院。不久,波卡洪塔斯去世,年仅22岁。她死于天花。

罗夫把波卡洪塔斯葬在她去世的小镇,把儿子暂时托付给家人抚养,满怀着悲伤,独自回到弗吉尼亚,继续打理他的种植园。可别小瞧这个种植园和它的主人,正是这位约翰·罗夫让弗吉尼亚的殖民者们找到了“黄金”。这种特殊的“黄金”长着宽宽的叶子,干了会变成金棕色,碾碎后放进小筒中可以吸。你猜对了,这就是烟草。

弗吉尼亚的自然条件很适合种烟草,但一直竞争不过西班牙的西印度群岛殖民地,因为品种不好。约翰·罗夫冒着上绞刑架的危险从西印度群岛偷来种子,在弗吉尼亚培植出一种比较甜的烟草。这个新品种很快就风靡英国,贵族们以吸弗吉尼亚的烟草为“时尚”。殖民地的经济从此转亏为赢,走上繁荣富裕之路。烟草成了弗吉尼亚的“现金作物”(Cash Crop),在很多场合它也是被当作“现金”来使用的。

既然烟草就是钱,就是黄金,那人们只要拼命种烟草就是了,弗吉尼亚岂不是万事大吉了吗?可惜,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烟草是很娇贵的,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即使专业农民也没精力伺候太多。疾病,战争,饥饿,让弗吉尼亚最初的一万名殖民者中的五分之四,也就是八千人,在来到新大陆后一年之内就丧命了,所以,劳动力异常昂贵。弗吉尼亚公司在英国拼命做广告,引诱人们移民北美,奖励带“合同工”(Indentured servants)去北美的人,以至于伦敦人贩子猖獗,经常在大街上劫人,卖到新大陆。监狱里的犯人只要同意去北美就可以获释。即便如此,仍有不少犯人宁肯呆在英国的监狱,也不愿去弗吉尼亚。80%的死亡率,这不是跟判死刑差不多吗?

对劳动力的急需使黑奴贸易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现实。奴隶贸易不是新大陆的发明,它已存在了上千年。非洲部落之间打仗的战俘就会变成奴隶,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最先开始洲际间的奴隶贸易。1619年,一艘葡萄牙船带着350名从非洲安哥拉抓来的黑人,打算把他们卖到巴西,但途中被一艘荷兰船和一艘英国船劫持。这两只船平分了“货物”,先后来到詹姆斯敦。这350个黑人立刻被“抢购”一空。当时,他们还是做为“合同工”被抢购的,合同期满后他们获得了自由。渐渐地,殖民者们发现,如果让这些黑人的合同永远不到期,那多合算。于是,奴隶和奴隶制在新大陆诞生了。

1619年,第一船女人也被运到詹姆斯敦。她们都出身欧洲的穷苦人家,走投无路,被人贩子带到北美。当时,詹姆斯敦的男女比例为8:1,可以想象羊入狼群的画面了吧?码头上的到处都是这样的交易:“嘿,哥们儿,想要老婆吗?”“当然!多少钱?”“120磅烟草,怎么样?”“成交!”

1619年,殖民者们终于获得在新大陆拥有土地的权利,弗吉尼亚公司总算想明白,人们九死一生图的不就是土地吗?

1619年,第一个殖民地议会(House of Burgesses)出现了,代表们负责制定法律法规,开始了长达150多年的殖民地“自治”时期。弗吉尼亚的殖民地议会和1620年“清教徒”们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为新大陆未来的政治体制打下了基础。殖民地人自己管理自己,成为北美英属殖民地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它与西属殖民地最大的不同。一百五十年后,当这个“自治”体制受到威胁时,人们将拿起武器,捍卫他们已经获得的权利,并最终走向独立。

詹姆斯敦日益繁荣,殖民者们不断扩张,不可避免地引起与印第安人的矛盾,弗吉尼亚的和平再次受到挑战。1618年,波瓦坦去世,他的弟弟欧佩坎诺(Opechancanough)成为波瓦坦族的领袖。他比哥哥更精明,更勇敢。他深知殖民者们一定会得寸进尺,最终将使印第安人无立足之地。1622年,欧佩坎诺策划了一次对詹姆斯敦的突然袭击,杀死350个殖民者,占殖民者总数的三分之一。要不是一个成为基督徒的印第安男孩儿给殖民者们报信儿,损失会更大。这个事件被称为“大屠杀”(Massacre)。殖民者们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并在此后的20年里,流血不断,最终酿成“第二次盎格鲁-波瓦坦战争”(Second Anglo-Powhatan War)。战争结束时,印第安人基本上丧失了对弗吉尼亚的控制权。

1622年的大屠杀使英王詹姆斯一世对弗吉尼亚公司彻底失去了耐心。自1607年以来,殖民者在新大陆的超高死亡率使国王认为弗吉尼亚公司没有履行公司宪章(Charter)确立的宗旨,无力保护英国人的安全。他下令解散弗吉尼亚公司,将殖民地收归“国有”。1624年,弗吉尼亚成了“皇家殖民地”(Royal Colony),由国王派总督进行管理。但殖民地议会被保留下来,成为与总督府平起平坐的立法机构,“自治”仍然是殖民地的主要管理形式。

现在,我们要暂时告别弗吉尼亚了,但她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这里沉淀了太多历史的佳酿,我们只能在今后的日子里,一点一点慢慢品尝了。

时间到了1621年,“清教徒”们已经在“新英格兰”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并得到印第安人的帮助。他们现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了?那些满怀着对宗教自由的追求而来到新大陆的人们,真的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自由的乐土吗?他们梦想中“天堂的国家”是什么样的?请看下一个故事:以上帝的名义。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4 Responses to 美国的故事(6)- 风的颜色

  1. 姚之群 says:

    奴隶制开始了

    • blueberry says:

      罪恶之源啊

      • Chengyu says:

        每个制度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只要那个制度下的人习惯了甚至喜欢了也就没有那么”罪恶”了。看看大陆同胞,还有很多人怀念毛时代。国际歌应该这样唱: 躺着,那些愿意作奴隶的人们…

        • 彭彭 says:

          那帮人就是嘴炮强者,真让他们回毛时代或干脆点去伟大的北朝鲜,他们肯定不愿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