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故事(83)- 发现之旅

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地案”让美国人兴奋了好一阵子,但兴奋过后,大家开始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这种感觉叫糊涂。你从来没见过这么糊涂的交易,买卖双方都不清楚自己买卖的是什么。除了二百一十多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之外,美国对路易斯安那一无所知。它的边界在哪里?它是森林还是草地,是平原还是山丘,是绿洲还是沙漠?它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它水里游着什么样的鱼、天上飞着什么样的鸟?它是否也有阴晴和寒暑、是否也有春夏与秋冬?更重要的是,当美法握手成交时,她们问过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吗?她们凭什么主宰这片她们根本不了解的土地?

 

所有的问题都会引发好奇心,偏偏大家又摊上一个好奇心极强的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他想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也想知道美国的“大陆野心”能走多远。早在路易斯安那交易之前,杰斐逊就已经计划着探险了。像“弗吉尼亚王朝”所有的领袖一样,他坚信有一条水道直通太平洋,叫做“西北通道”(Northwest Passage),这条水道很可能与密苏里河(Missouri River)相连。密苏里河是密西西比河最大的支流,从西北流向东南,注入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的源头很可能与太平洋近在咫尺,或者连接着另一条河,通往太平洋。如果能找到这条通道,我们就可以沿河而上征服整个大陆啦!

 

路易斯安那让杰斐逊的梦想不再遥远,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研究他的战利品了。他要派一个“发现之队”(Corps of Discovery)把路易斯安那里里外外看个透,还要直达西北部的俄勒冈(Oregon)。这个地区是美英争夺的焦点,两家都说俄勒冈是自己的。按当时的国际“发现法则”(Doctrine of Discovery),谁先发现就是谁的。怎样证明谁先发现呢?那就要留下痕迹,比如,插个国旗,刻个碑,修个堡垒,反正只要表示曾经“到此一游”,就可以宣称“自古以来”如何如何了。杰斐逊可不想让别人抢了先,他还惦记着“西北通道”呢。

 

那么,派谁去完成这趟“发现之旅”呢?杰斐逊选择了他的私人秘书、陆军上尉梅里韦瑟·刘易斯(Meriwether Lewis)。当初杰斐逊找刘易斯给自己当秘书就是件奇怪的事。杰斐逊是个大学者,他的这位秘书却连单词都经常拼错。其实,杰斐逊选中他是为探险做准备,他看中的是刘易斯的品德、性格、领导才能、坚强的意志、忍辱负重的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决心。刘易斯于1774年生于弗吉尼亚。父亲死后,他随母亲迁往佐治亚。他小时候没受过很多正规的学校教育。1795年,他参加美国陆军,因功升为上尉。他很安静,也有点害羞,经常一个人去打猎,特别热爱野外冒险,也很享受孤独的生活。杰斐逊在一次社区活动中认识了刘易斯,很欣赏他的品格,并在入主白宫后请他做私人秘书。刘易斯对总统无比忠诚。

 

杰斐逊为培训刘易斯可下了大本钱。他让刘易斯住在蒙蒂塞洛,向他开放自己那藏书六千五百卷的图书馆,这可是当时最大的图书馆。杰斐逊与他一起研究法国、西班牙、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探险者写的关于北美西部的书、日记、地图,教他怎样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怎样测量土地,怎样画地图,给他讲解生物、地理、自然史、矿物学、天文、气候、农业、和其他自然科学原理。杰斐逊是非常出色的科学家,大有富兰克林的遗风。富兰克林临终前最后一封信就是写给杰斐逊的,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是他们共同的情感。刘易斯碰上杰斐逊这个老师是天大的福气,因为杰斐逊博学多才,而且循循善诱,超有耐心。聪明、勤奋的刘易斯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后来,杰斐逊又把他送到费城跟本杰明·罗什医生学医学原理,以便在旅途中处理简单的病症。他还请费城其他的科学家给刘易斯恶补各种科学知识。你可能会说,费这么大劲,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派个科学家呢?杰斐逊的答案是:这不是一次科学考察,而是军事远征。谁也不知道西部的环境有多恶劣,各国又虎视眈眈,只有军人能应付各种突发状况。此行以秀肌肉为主,科考为辅。

 

刘易斯请他的好朋友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与他一起领导这次远征。克拉克也是弗吉尼亚人,也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从小由家庭教师指导学习。他在陆军服役时与刘易斯成为生死之交,他们对彼此绝对忠诚。虽然克拉克的军衔是少尉,但刘易斯坚持称他“上尉”,和他分享指挥权。与内向的刘易斯相反,克拉克开朗活泼,极善与人交往,他的乐观和豁达是最灿烂的阳光。他聪明能干,不但是出色的指挥官,还特别擅长画地图、画素描、做笔记,此行大部分地图、动植物素描、日记都出自克拉克之手。事实证明,刘易斯与克拉克是绝佳搭档,两个好朋友在所有的困境中都能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携手共度难关。

 

刘易斯和克拉克为这次远征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衣食住行的必备之物和武器,他们还带了大批给印第安人部落的礼物。远征队成员33人外加一条狗,其中29人在出发前参加了集中培训。克拉克还带着他的奴隶约克(York)。约克长得高大魁梧,虎背熊腰,擅长打猎捕鱼,印第安人部落见了他惊为天人。他为远征队立下汗马功劳,但克拉克在远征结束后没有给他自由。杰斐逊向国会申请了两千五百美元秘密资金,资助这次远行。但事实上,最后的费用将近四万美元,超出预期16倍。铸币厂还专门造了一些“印第安和平币”(Indian Peace Medals),一面是杰斐逊的头像,另一面是握着的两只手,币上刻着“和平与友谊”的字样。杰斐逊要刘易斯和克拉克把这些“和平币”交给他们遇见的印第安人部落,既表达善意,也宣示主权:现在你们这地儿归美国管,不要再向西班牙或法国效忠了!说到底,这是一次政治和军事行动,但刘易斯和克拉克以他们超人的意志和杰出的领导为后世留下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传奇。

 

1804年5月,30岁的刘易斯和33岁的克拉克带着这支队伍离开北路易斯安那的圣路易斯城(St. Louis),划着一条大船两条小船,沿密苏里河逆流而上,开始了他们长达两年半的行程,也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探险故事:“刘易斯和克拉克远征”(Lewis and Clark Expedition)。很多人私下里担心再也见不到他们生还,因为他们要去一个没有人去过的地方。一些现代学者甚至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次旅行的难度无异于送人上月球。即使没有那么夸张,他们面对的困难也是今天的“驴友”们无法想象的。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他们踪迹皆无,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唯一表示他们还活着的迹象是在1805年春刘易斯派人带给杰斐逊的一包他们采集的动物皮毛和骨骼。杰斐逊好激动,在白宫中专门腾出一间屋,摆放这些从西部来的标本,供所有的客人参观。后来又陆陆续续越搞越多,整个总统府都快成博物馆了。

 

这次远征是秘密进行的,但还是有一位大牌西班牙间谍,路易斯安那的美军总司令詹姆斯·威尔金森(James Wilkinson),把消息透露给西班牙。西班牙派人拦截,但太晚了,没有成功。刘易斯和克拉克以军法管理他们的队伍。比如,有人晚上站岗时打瞌睡,刘易斯和军官们组成临时军事法庭,判罚此人100鞭子,一下都不能少。尽管是军事行动,但刘易斯显然没有让杰斐逊的心血白费。他们每到一处就画出详尽的地图,不厌其烦地记录沿途的所见所闻,采集种子和动植物标本。有一次,他们竟然挖出一副长达45英尺的恐龙骨架。他们的记录不算有文采,这俩哥们儿拼字很成问题,克拉克能把同一个单词拼出27种样子,刘易斯看到美景一激动会写下一大篇不加标点符号、没有主语谓语的“长句”。但是,他们一天都没有懈怠过。正是从他们琐碎的流水账里,从他们满是语法错误的日记里,人们看到了浩浩荡荡的密苏里河,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密西西比河大平原(Great Plains),看到了气象万千的黄石(Yellowstone)地区。小伙伴们被西部的美景惊呆了。郁郁葱葱的草原上有成千上万的野牛(Buffalo),水边有河狸,森林中有毛茸茸的山羊,长着硕大犄角的绵羊,五颜六色的鸟儿,当然,还有熊。他们本来觉得咱有枪咱怕谁,但一只熊崽就让刘易斯们知道了人类可以跑多快或爬树需要几秒钟,打死一只熊可不是一枪能解决的问题。

 

远征队一路的艰辛似乎永无尽头。他们无数次要拖着船往上游走,无数次面对断粮的危险,无数次经历各种疾病。他们打猎、捕鱼、烧烤、炼油、采集可吃的植物。尽管他们训练有素、准备充足,但如果得不到帮助,他们是不可能完成这次旅行的。那帮助来自印第安人。路易斯安那地区的印第安人几乎与世隔绝。虽然他们偶尔跟欧洲的皮毛商人做生意,但基本上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远征队先后与二十多个印第安部落相遇。刘易斯和克拉克表现了出色的外交技巧,用诚意化解了敌意。他们把“和平币”交给首领们,还有工具、锅碗瓢盆、玻璃球等礼物。当然,也有剑拔弩张的时候。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刘易斯会毫不犹豫地下令开枪示威,吓退敌人。幸运的是,这个地区的印第安人似乎不打算与任何人为敌。一路走来,远征队基本上受到了印第安人的欢迎和款待,还有好几个印第安人为他们做向导和翻译。如果这些印第安人知道了东部印第安人的遭遇,如果他们知道他们将在美国人的西进浪潮中遭遇灭顶之灾,他们还会善待这些不速之客吗?

 

1804年11月,远征队遇到了此行中最重要的印第安人:“绍秀族”(Shoshone)女孩萨卡嘉薇(Sacagawea)。萨卡嘉薇16岁,是法国皮货商人多森·夏布努(Toussaint Charbonneau)的妻子,当时已怀孕大约6个月。远征队雇佣夏布努做翻译兼向导 ,萨卡嘉薇跟着丈夫一起来了。事实证明,夏布努是个懒虫,真正起作用的是萨卡嘉薇。因冬天来临,刘易斯决定在曼丹村附近建造曼丹要塞(Fort Mandan),准备在那里过冬。1805年2月,萨卡嘉薇在曼丹要塞生下一个男孩,这是远征队最年轻的成员。4月,远征队离开曼丹,萨卡嘉薇背着她刚满两个月的儿子随行。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跋涉,他们来到密苏里河的源头,看到了著名的密苏里河大瀑布(Great Falls of the Missouri River)。大瀑布由五个阶梯式瀑布组成,从最上面到最底下落差612英尺(187米),波澜壮阔,让人头晕目眩。刘易斯都看傻了,在日记中语无伦次地描述了这个地理奇观。这是他看到的最壮丽的景色。

 

到了密苏里的源头,按照弗吉尼亚人的说法,离太平洋就应该不远了。那个“西北通道”在哪儿呢?刘易斯决定带一个四五人的小分队去探路。当小分队越过大瀑布,登上它背后的山顶,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浩瀚的太平洋,也不是什么“西北通道”,而是绵延不绝的洛基山脉(Rocky Mountains)。刘易斯和他的队员们真想坐在地上大哭一场。他们终于明白,所谓的“西北通道”只存在于弗吉尼亚人的梦中,新大陆没有贯穿东西的大河。

 

刘易斯和队员们看惯了东部古老的阿巴拉契亚山,岁月的创伤让它不再锋芒毕露。年轻的洛基山却高大挺拔,直入云霄。山下森林密布,山顶白雪皑皑,从北往南绵延三千英里(四千八百公里),像巨大的屏风挡在远征队面前,屏风上写着两个字:绝望。谁也不知道山的另一边是什么,他们只知道,再往前走就是美、英、西、俄都在“声索”的俄勒冈,没有人能保护他们。刘易斯的决定是:继续。没有“西北通道”,我也要去太平洋。

 

既然水道走不通,他们只能上岸。他们必须在冬天到来之前走出洛基山,否则将冻饿而死。幸好萨卡嘉薇从小生活在附近的地区,对路还算熟。可是,再熟也得有交通工具。远征队沿途已搜集了大量的标本和资料,不能扔下。他们需要马。但是,到哪找马呢?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群“绍秀族”印第安人路过他们的营地。萨卡嘉薇跟那个领头的年轻人聊了几句后忽然激动地大叫起来,原来他竟是她多年未见的哥哥!萨卡嘉薇小时候被另一个部落掠走,一直骨肉分离。今天老天开眼,让她与亲人团聚,刘易斯和克拉克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萨卡嘉薇的哥哥感谢远征队为他们兄妹重逢创造了机会,结果,刘易斯他们得到了二十多匹马。

 

远征队肩背手提、连拖带拽地翻越大雪山。崎岖的道路、刺骨的寒风、和似乎永无尽头的一座又一座山峦好几次让他们心生退意。但是,每当他们看到萨卡嘉薇带着她的幼儿和他们一起翻山越岭,他们都会被生命的奇迹感动。往前一步,再往前一步。10月,他们终于再次看到河流,这是哥伦比亚河(Columbia River)和它的支流清水河(Clearwater River)和蛇河(Snake River)。远征开始以来第一次,他们可以顺流而下了。1805年11月20日,在哥伦比亚河的入海口,他们看到了太平洋。克拉克在日记中写道:“看到海啦!万岁!”

 

刘易斯在石头上、树上、和他们修建的要塞上刻上“美国”的名字和时间,插上星条旗,宣布这片土地归美国所有(今天的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然后,他们投票表决是否在哥伦比亚河南岸过冬。破天荒第一次,女人(萨卡嘉薇)和奴隶(约克)也被允许投票。在营地中,他们第一次领略了西海岸温和又潮湿的冬天。三个月中只有十二天没下雨,那久违的阳光勾起了队员们的思乡之情。他们要回家了。

 

1806年3月22日,远征队告别萨卡嘉薇,踏上回家的路。他们中大部分人再也没见过她,但她已经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回家的路比来时轻松,因为可以顺密苏里河而下。9月23日,他们回到圣路易斯,完成了两年四个月零十天的远行。远征队行程八千英里,画了一百四十幅地图,记了十三本日记,发现了二百多个新物种,带回几十包动植物标本和种子。在他们与二十多个印第安部落的交往中,只有一次武装冲突;在艰苦的旅途中,只有一位队员因病而死,其余的人安然无恙。由此可见,刘易斯和克拉克是多么出色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刘易斯和克拉克远征”毫无疑问是美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探险,不仅因为它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开疆拓土的尝试,更因为它启发人们挑战未知。也许,整个行动的起因是错的,因为“西北通道”根本不存在;也许,它的结论也是错的,因为刘易斯和克拉克认为大平原土地贫瘠。但正是那无凭无据的希望和茫然失措的无知让他们创造了历史。当年的哥伦布就是在寻找印度的冲动中发现了新大陆,麦哲伦的船队就是在误判中完成了环球航行,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如果我们能看到未来,我们就不会创造它了。”

 

杰斐逊总统满心欢喜地迎接远征队的归来。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国会任命刘易斯为美属北路易斯安那总督,克拉克为美属密苏里总督。但是,三年后,1809年,刘易斯用一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说是因为他罹患抑郁症而酗酒所致。克拉克成家立业,生了10个孩子,他的长子取名梅里韦瑟·刘易斯·克拉克。克拉克也一直担任印第安人事务总管,还资助了萨卡嘉薇的孩子们。在刘易斯和克拉克的远征后,美国又派出两个探险队,继续探索西部,移民们也跟随探险家的脚步走进那片广袤富饶的土地。

 

在激动人心的尝试和探索中,杰斐逊的第一个任期接近尾声。就在他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时,一个突发事件似乎戏剧般地改变了他对形势的预期。是什么震撼了每个人的心?它将为美国政治带来怎样的影响?请看下一个故事:决斗。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