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着繁荣与和平的威廉·麦金莱总统怎么也没想到,他上台后需要面对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战争。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美国人就不能好好过几年清净日子吗?亲身经历惨痛“内战”的麦金莱比任何人都热爱和平,但他很快就发现,和平并不是美国人民的第一爱好,自由才是。美国人不仅爱自己的自由,也爱邻居的自由。正如当年他们的祖先要解放加拿大一样,如今的他们要解放正在水深火热中的另一个邻居:古巴。1895年,“古巴独立战争”(也叫“古巴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参看上一个故事)。美国人感同身受,比古巴人还激动。铺天盖地的舆论整天煽风点火,搞得大家恨不得游到古巴去闹革命。克利夫兰总统对民意和舆论的态度从来都是“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他像没事人一样硬把革命情绪压了两年。1897年,克利夫兰高高兴兴回家抱孩子去了,把烫手山芋留给了麦金莱。麦金莱不是克利夫兰,他是被民意裹挟着进白宫的。一路走来,他从未让选民失望过。现在,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他将何去何从?
从克利夫兰到麦金莱,美国不是换了一届政府,而是换了一个时代。“进步年代”代替了“镀金年代”,而“进步年代”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第四权”(Fourth Estate)的发展、壮大和成熟。第四权是舆论的影响力,也是民意的体现。媒体(主要是报纸)和舆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大到足以对抗传统的“三权”。民意不是真理,但无视民意肯定没好下场,这是政客们都明白的规则。麦金莱对舆论的心理承受力比克利夫兰差多了,他无法忽视报纸的喧嚣,哪怕报纸胡说八道,他也不能掉以轻心。然而,他有自己的坚持。和平,就是他最珍视的财富。就职典礼上的“和平宣言”言犹在耳,不要以为那只是麦金莱的说辞而已。他既没骗听众,也没骗自己,战争根本不是他的选项。他希望在遵从民意的同时也遵从自己的内心,他希望古巴人在得到自由的同时也得到和平。他想多了。
号称“安的列斯群岛的珍珠”(Pearl of the Antilles)的古巴曾是西班牙帝国的宝藏单品,也是帝国在新大陆最重要的支柱。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古巴就在西班牙的掌控中,已经四百年了。西班牙不是英国,她的殖民地没有英属殖民地的自由,也很难滋生对自由的渴望。土生土长的古巴人主要是西班牙人的后裔外加黑人奴隶,他们似乎从来都自认为是西班牙人,与千里之外的西班牙人并无二至。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其它北美、南美国家闹独立时,古巴根本没受影响,一如既往地安居乐业。可是,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十九世纪末,后知后觉的古N代们忽然醒了,再也无法忍受西班牙那无所不在的桎梏。从1868年到1898年,古巴人闹了三十年。在马克西莫·戈麦斯·伊·巴埃斯(Maximo Gomez y Baez)的领导下,起义军(“叛乱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与西班牙军队苦苦周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起义军对理想的坚持赢得了美国人的同情和赞赏。
现在,整个岛屿深陷战火。农场被烧,铁路被毁,城市变废墟,饿殍遍野,富贵之乡成了人间地狱。有一点要说明,杀人放火的可不只是西班牙人或西班牙军队,戈麦斯也实行焦土政策(Scorched earth policy),袭击亲西班牙的平民和火车,所到之处鸡犬不留。起义军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恫吓西班牙的支持者,二是通过制造人道主义危机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反正大家自然而然地认为所有的暴行都是西班牙人干的)。当然,古巴人的“全世界”就是美国。戈麦斯算是看明白了,美国不出手,起义军赢不了。三餐不济的革命者打游击已经打了十年,快坚持不下去了。必须搅得美国人晚上睡不着觉,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
戈麦斯的目的似乎达到了。自从古巴形势恶化,麦金莱真是一天好觉也没睡过,内阁成员们眼看着总统的黑眼圈越来越黑。全国各大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古巴革命和现今的惨状,坚决支持古巴独立,谴责政府不作为,嘲笑总统非男儿。古巴侨民在纽约组织了庞大的社团,拼命在报纸上为革命造势。民间的志愿者们或偷渡到古巴参加革命,或越过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封锁”,把粮食、武器等物资偷运至古巴,支援游击队。撇开自由、独立这些正义的理由不说,工商业也深受其扰。甭管谁对谁错,商人们唯一的要求是息事宁人。他们希望在古巴的美国侨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保护,希望商业贸易顺利进行。你们天天鸡飞狗跳的,还让不让人赚钱了?
西班牙很倒霉,她的掌上明珠古巴似乎掉进了墨西哥的魔咒: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对美国人来说,古巴是他们的后院,古巴宁则天下宁,古巴乱则美国乱。事关自身的安全,在古巴发生的任何事都不能让美国置之不理。麦金莱懂这个道理,更懂和平的可贵。他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和平解决争端。报纸可以瞎嚷嚷,但他不能冒冒失失地把国家带入战争。至少在1897年底的时候,麦金莱还不想打仗。他派人跟西班牙政府谈判,甚至提出出钱替古巴买独立。你没看错,是买古巴的独立,不是买古巴。美国不想吞并古巴,只想帮古巴争取自由。麦金莱的主要考量是人道主义和美国利益。一个和平、自由、繁荣的古巴符合美国的价值观,也体现了“门罗主义”的原则。老大帝国西班牙和其它欧洲殖民势力早就该滚出南、北美洲了。
为古巴买自由的方案被西班牙坚决拒绝,如外交大臣卡诺瓦斯(Canovas)所说:“西班牙不是一个可以出卖荣誉的商业国家。”西班牙有信心扑灭叛乱。古巴是西班牙的内政,美国无权干涉。人家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麦金莱还不死心。他尊重西班牙的立场,不到迫不得已绝不跟西班牙打仗。他又提出了一套新方案:一,立刻停火;二,西班牙解除对古巴的封锁,不重建对古巴的专制统治;三,接受美国做调停人,与叛乱者谈判;四,改革现有制度,允许古巴在西班牙帝国的框架下实行自治(就像英联邦那样)。麦金莱把自身感到的民意和舆论压力清楚地传递给了西班牙:你们如果不变通,美国的直接介入将在所难免。门罗主义,懂?
对美国的提议,西班牙知道,如果马上说不,恐怕立刻会把美军招来。这是西班牙不想看到的。现在只能用一个字对付美国:拖。拖过1898年的春天,拖过古巴的雨季,拖到秋天,拖到叛乱者弹尽粮绝。到那时再进攻,一举可定。西班牙人明白得很,要不是美国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默许民间资助古巴游击队,叛乱者早完了。现在美国又假装公正无私,骗谁呢?糟的是,西班牙政府不买账,古巴的革命者也不买账。戈麦斯说:我们要的是完全的独立,不打折扣,不接受在西班牙帝国之内的自治。关于自治的改革已经喊了三十年了,实践证明,西班牙那种专制制度不可能给我们真正的自治。你以为这里是加拿大?麦金莱的外交努力也引起了美国国内舆论的不满。总统太磨叽了,跟西班牙这种老流氓有啥好说的?打就完了!
就在麦金莱三面不讨好、进退两难之际,两件事的发生让形势急转直下,把他逼到快刀斩乱麻的决策时刻。第一件是西班牙驻美国大使信件失窃案。麦金莱对西班牙大使杜普伊·德·洛美(Dupuy de Lome)一直非常热情,两人关系很好,麦金莱以为洛美很支持他为和平做的一切努力。1897年12月底的一天,跟麦金莱谈完话后,洛美回到住处,给朋友写了封信,回答朋友关于美国对古巴政策的问题。这位朋友是西班牙一家报纸的总编,正在美国旅行。他很忙,每天收到很多信,好几个秘书帮他处理。古巴人的间谍就在这些秘书中。洛美的信送达这位朋友时,信封上大使馆的回信地址马上吸引了间谍的目光。间谍趁人不注意偷走了信,送到纽约的古巴侨民社团。1898年2月9日,洛美的信一字不漏地出现在《纽约日报》(New York Journal)的头版头条上。洛美在信中嘲笑麦金莱的性格,说他是软弱的政客,总是祈求大众的关注,讨好党内的大佬。在描述麦金莱对古巴的政策时,洛美的语气尽显西班牙人骨子里的虚伪和傲慢,与他当面向麦金莱表达的善意背道而驰。原来,这才是他的真实态度。
这封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信被报纸渲染成“有史以来对美国最大的侮辱。”舆论哗然,嚷嚷着要与西班牙一战。麦金莱很受伤,洛美很尴尬,忙向麦金莱道歉,说那是私人信件,不代表西班牙的立场。如论如何,这个大使是当不成了,洛美辞职回家。麦金莱不至于为了一封信跟西班牙打仗,但他要求西班牙政府正式道歉。2月16日,西班牙总算咬着牙道歉了,但两国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麦金莱开始对西班牙失去信任,美国人对西班牙的敌意爆棚。这正中古巴人的下怀。
第二件事比第一件大多了。如果说,麦金莱可以把那封信当成一场事故,不予深究,那么,这第二件事却是他必须面对的,无处可逃。为了应付越来越乱的古巴局势,保护在古巴的美国人,也为了加强与西班牙的交流,麦金莱决定派“缅因号”(USS Maine)巡洋战舰礼节性拜访古巴哈瓦那(Havana)港,同时也邀请西班牙战舰访问纽约。“缅因号” 舰长98.9米,舰宽17.4米,最大吃水量为6.9米,排水量达6682吨,此前一直停在佛罗里达的岛链(Key West)。舰上共355人,包括26个军官,290个海军船员,39个海军陆战队成员。1898年1月25日,“缅因号”驶入哈瓦那港,受到人们的欢迎。当然,欢呼声中也夹杂的嘘声。很多西班牙人觉得美国居心不良,在这个敏感的档口派军舰来是啥意思?吓唬谁?
“缅因号”最初几天的活动很顺利很和平,安安静静地泊在港中。2月15日晚上9点40分,“缅因号”发生剧烈爆炸,然后迅速沉入海底。正在舰上睡觉的海军官兵共有261人丧生,约占全员的四分之三。可以想象,在这个紧要的历史关头,这起重大突发事件会引起什么后果。2月16日凌晨3点,海军部长约翰·朗(John D. Long)的电话打进白宫。睡眼朦胧的麦金莱一声不响地听完电话,一声不响地挂上电话。他的心坠入迷雾中,脑子一片空白。这难道是天意吗?美国真的避不开战争的魔咒?他仿佛看见自己费尽心力铸造的和平瞬间崩塌。他知道,美国人民是不会允许他像处理那封信一样轻易翻篇儿的。在沸腾的民意面前,理性微不足道。不管爆炸的原因是什么,美国似乎注定要介入古巴危机。
无论如何,先调查爆炸原因吧。海军部立刻组织调查小组去哈瓦那,西班牙提议联合调查,但被美国人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我们不信任你!咱各查各的。西班牙显然也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态度好得不得了,全力配合调查,一个劲儿地说“不是我们干的!不是我们干的!”是不是西班牙干的又有什么关系呢?美国的舆论已经洪水滔天,纽约的赫斯特媒体(Hearst Press)连朗朗上口的战争口号都拟出来了:“记住缅因号!西班牙下地狱(Remember the Maine and to hell with Spain)!”如果总统不采取强硬措施,1898年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将失去国会山,1900年大选恐怕连白宫也保不住了。麦金莱是职业政客,他必须考虑政党的利益,选举才是第一要务。
麦金莱还想在局势变得不可控之前做最后的努力。尽管压力山大,他仍拒绝在调查结果出来前做决定。他一面等结果,一面催着西班牙对他之前提出的四点建议给个回复。时间是关键,拖字诀已经不管用了。与白宫的冷静不同,国会山上热血沸腾。直接民选、充分代表民意的众议院跟疯了似的,天天开声讨大会,甚至扬言:总统知不知道宪法把宣战权给了谁?国会没必要像以前那样等总统提出请求后才讨论宣战的事,我们完全可以越过总统直接宣战,总统只需执行就好了。此刻,麦金莱特别同意当初国父们的意见:众议院绝不是好的外交家。幸好宪法把众议院排除在外交事务之外,幸好宣战需参、众两院都同意才行,幸好麦金莱在参议院有自己人。参议院领袖里德、汉纳等人一直帮总统镇着场子,保证参议院在结果出来之前不瞎嚷嚷。但是,汉纳也提醒麦金莱:我们快压不住了,您还是快点儿吧。最多俩月,您得给咱个交代。
1898年3月20日,星期天。海军部长拿着一份密封的信件来到白宫。是的,调查报告出来了。此前,西班牙查到起因是源于港口地下的一个煤矿爆炸。美国海军的调查结果是:爆炸来源于置于船上的外部引爆力,比如炸弹、鱼雷等,然后引爆了地下的煤矿。但是,调查报告没有给出确凿无疑的答案。事实上,直到今天,爆炸的真正原因仍然是个谜。根据1976年美国人做的一项研究,爆炸源头似乎是出自“缅因号”自身的设计缺陷。煤仓中的煤发生自燃(或有人故意放火),煤仓和弹药库之间又没有可靠的隔离墙或隔离门,这才引爆了炸弹。有人说,煤自燃这种事以前就在军舰上发生过,也有人说不可能。反正,海军的调查报告提出的问题与给出的答案一样多。最最重要的是,它没有回答那个所有的人最关心的问题:谁干的?
谁干的,这个问题也许永远都不会有答案。用最普通的逻辑推,谁受益最大就是谁干的。那么,急于拉美国下水的古巴人(戈麦斯的人)嫌疑最大,也不排除西班牙的激进分子,甚至不排除美国人自导自演。或者,这真的就是个意外,没有人为因素。谁干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件事凸显了西班牙正对局势失去控制。一个动乱的古巴是美国不能接受的。如果西班牙不能现在立刻马上让古巴恢复正常秩序,美国就要入场了。
3月27日,调查报告被送往众议院。众议员们气炸了。他们气总统拖了这么长时间才把报告给他们,更气总统居然还没动作。他等什么呢?他在等西班牙王室对他的建议的最后答复。4月1日,西班牙的监国太后玛丽亚·克里斯蒂娜(Queen Regent Maria Christina)正式回复麦金莱。她愿意接受麦金莱建议中的三条,但绝对不同意美国做为调停人介入西班牙与古巴的纠纷。原因没变:这是西班牙内政,与美国无关。可惜,西班牙不能接受的正是美国必须做的,因为美国已完全不信任西班牙的诚信和能力。坐等西班牙人自己搞定古巴?我信你个鬼。事情到此基本无解了。
就在麦金莱准备着给国会的信时,4月6日,他迎来了一个欧洲主要国家的代表团,其中包括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和地区的政府代表。他们来的目的是想告诉麦金莱:我们都支持西班牙哦。想对西班牙动武?您一定要三思啊。代表团对总统说:“我们希望,看在人道主义的份儿上,你不要轻言战争(We hope for humanity’s sake you will not go to war)。”麦金莱的好脾气终于被傲慢的欧洲人耗尽了:我要是不三思,现在古巴已经是美国的了好吧?是谁制造了古巴的人道主义危机?他回敬代表团道:“我希望,如果我们真的开战,你们能理解那正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量(I hope if we do go to war you will understand that it is for humanity’s sake)。”美国舆论也对欧洲代表团的来意嗤之以鼻。切!我们连英国都不怕,还怕你们几个破落户?
4月11日,国会终于等来了总统的短信。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统请求国会讨论战争事宜是对外宣战的第一步。麦金莱磨蹭了整整一年,总算走到了这一步,快把大伙急死了。给麦金莱个“史上最爱和平的总统”头衔不过分吧?当议员们打开麦金莱的信时,他们意识到:给他个诺贝尔和平奖都不过分。这哪是请求国会宣战的信?从头到尾总统都在请国会慎重考虑与西班牙的关系,不要轻易卷入战争。国会懵了。麦金莱要死了吗?这心气儿怎么像躺在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总统请求宣战的“血书”,就这?
此时此刻,在白宫,麦金莱轻松自在地喝了点茶,早早地上床睡下。从把信送往国会山的那一刻起,他如释重负。宣战权在国会,维护和平的职责在总统。他为和平尽力了。球已经到了国会手里。国会是人民的代表,他愿意接受人民的选择。现在,他要美美地睡一觉,养足精神,迎接新的挑战。
美国国会会向西班牙宣战吗?那将是一场怎样的战争?请看下一个故事:美西战争。
看到“第四权”感慨良多。如今的美国的所谓主流媒体大多早已没有了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而是成了左派的喉舌和鹰犬。别的不说,从上到下为了一党之私,默契地回避掩盖总统老年痴呆的事实这一件事就让人细思极恐。那么不看主流媒体,看啥?答案是,看X平台, 看电报群,看自媒体博客,比如毕姐的这个:)
哈哈。如今已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还是能分得清的。只要你不被左媒牵着鼻子走,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并看一些右媒和有良心的自媒体的评论,基本还是能有基本正确的判断。怕就怕那些无脑的媒体说啥就是啥的就没办法了
嗯嗯。分辨真假成了现代人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早些时间拜登还信誓旦旦的发誓要竞选连任总统,他是这么说也在这么做,但是自发生枪击事件之后,直接被民主党后台大佬拿下,让哈哈姐接替他参选总统,但就这一点,就能分析出民主党后面潜在的力量的恐怖以及可怕,发誓之后没过几天就退选,拜登同志直接自己打自己嘴巴了
很多事情总统或个人做不了主,特别是竞选,要看党内大佬的意思,也要看能不能募到钱。金主不干了,前台的人很难坚持。拜登年纪太大了,表现实在不好,只能被抛弃。
请问毕蓝老师,门罗之后的部分什么时候单独出版?现在写出来的已经和前面成书的内容差不多体量了。热盼收藏。
现在的政治形势不允许出版这样的书了。只能耐心等待 🙂
谢谢你的喜爱和鼓励!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