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故事(183)- 世纪之选

“1893年大恐慌”持续了四年多,也就是说,格罗弗·克利夫兰(Grover Cleveland)总统的整个第二个任期(1893 – 1897)都搭进去了(参看《美国的故事(181)- 危机》)。克利夫兰在危机中的表现,特别是他对金本位的坚持,让他成了不受欢迎的政客。当1896年大选来临时,“民主党”是绝对不会再提名克利夫兰的,克利夫兰自己也不想干了。于是,一个大大的位子空出来,为所有的野心和欲望敞开了大门。1896年的大选被称为“世纪之选“,当选总统将领导美国进入二十世纪,而这场大选中的焦点话题正是美国在新世纪里将要选择的道路。

危机中最让美国人痛苦的是“通货紧缩”(“通缩”),也就是由货币短缺引起的物价下跌和产能收缩。“金本位”是“通缩”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限的金产量限制了货币供应量。正因如此,“金银之争”成了十九世纪末美国社会的主要议题(参看《美国的故事(178)- 金银之争》)。1896年的美国人当然不知道,困扰他们十多年的“双本位”(“金银本位”)与“金本位”的争执将在1897年结束,南非、阿拉斯加等地的新金矿足以缓解“通缩”。然而,此时此刻,“金银之争”依然是双方都势在必得的博弈。说到“金银之争”,就绕不开“人民党”。我们已经讲了“人民党”的故事(参看《美国的故事(179)- 人民党》),此次大选中,“人民党”将与“民主党”抱团,以一种新左派的姿态对阵日渐保守的“共和党”。

大选的另一个主题是关税。如前所述,“共和党”主张高关税,“民主党”主张低关税。即使像克利夫兰这样强势的“民主党”总统也很难抗衡“共和党”主导的国会,无法将关税降低一分,1890年的“麦金莱关税法”(McKinley Tariff)更是变本加厉地把平均关税增加到将近50%(参看《美国的故事(180)- 失与得》)。于是,关税也成了生死攸关的战场。其实,金银之争、关税之争以及其它争论本质上都是工业与农业之争,是垄断资本与传统的商业模式之争。金本位和高关税有利于“共和党”代表的东北部和西部的富人、资本家、中上阶层,双本位和低关税有利于“民主党”代表的中西部和南方的农民、银矿主、底层工人(非技术工人)。二十世纪的美国将是大资本、大工业、跨国公司的世界还是传统的农业、小商业的天堂?这是1896年的大选需要回答的问题。

大选的主要论点和立场如下:

1896年的选民像今天的选民一样分裂,他们面对的候选人也像今天的候选人一样极端。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或者说,没有正确答案。任何选择都有代价,谁能帮选民们解开世纪之交的困惑?这时,一个36岁的年轻人站出来,向所有的人高呼:选我!我是你们的答案!可是,选民们首先要搞清的是:你是谁?

这位刚过总统候选人法定年龄(35岁)的人是威廉·詹宁斯·布莱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生于1860年的伊利诺伊州塞勒姆镇(Salem)。父亲塞拉斯·布莱恩(Silas Bryan)是个律师,后当选伊利诺伊州巡回法院的法官。布莱恩家的小康生活足以让小镇的其他居民羡慕,威廉就是在父亲的农场和那座有十个房间的大房子里长大的。父亲是个坚定的“民主党”人,崇拜安德鲁·杰克逊,他把自己对“民主党”的忠诚和热情一点不落地传给了儿子威廉。

威廉·布莱恩在父母提供的宽松的氛围里成长,自幼聪明好学,口才过人。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他的演讲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881年,布莱恩以优异成绩从伊利诺伊学院(Illinois College)毕业,进芝加哥的联邦法学院(Union Law College)学习法律。这所学校是今天西北大学法学院的前身。不管在哪,布莱恩都苦练演讲技巧,这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激情所在。1883年,布莱恩从法学院毕业并成为律师。1884年,他与玛丽·伊丽莎白·贝尔德(Mary Elizabeth Baird)结婚。玛丽将是他事业上的重要助手。1887年,布莱恩和妻子把家搬到了内布拉斯加(Nebraska)州的首府林肯市(Lincoln)。

聪明、努力、优秀的口才带给布莱恩成功的法律业务,也让他年纪轻轻就瞄准了政坛。开始时,他像其他“民主党”人一样支持克利夫兰和他的政府。在1890年的中期选举中,30岁的布莱恩当选联邦众议员。内布拉斯加一般是“共和党”的票仓,“民主党”人布莱恩能在这里当选实属不易,证明了他出色的能力。来到华盛顿的布莱恩一如既往地爱思考爱学习。目睹了中部和西部山区农民的窘迫生活,布莱恩不禁问:为什么有些人努力工作就可以发家致富,而另一些人同样努力工作却无法摆脱贫穷?他抽空就跑到国会图书馆看书、查资料,从其他政治领袖那里学习经验,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此时的“民主党”渐渐分裂成两大派,一派是以克利夫兰为首的“保守派”或右翼,另一派是代表农民和中西部的“自由派”或左翼。布莱恩选择了后者,成了“银本位”和“自由白银“运动的支持者,也是农民的代言人。他的观点已无限接近“人民党”(“民粹主义者”)。当克利夫兰总统推动国会废除了“购银法”,布莱恩便与克利夫兰及“保守派”决裂了。

布莱恩凭着无与伦比的口才很快就让自己展露头角。有人对他的评价是:“这世纪之交是需要我们畅所欲言的时刻,是需要勇气的时刻,而他(布莱恩)用火一样的语言定义着美国。他是如此执着,历史会记住他的执着。他说,美国将不是真正的美国,除非每一个最底层的人刻骨铭心地感到他拥有自由和平等的发展机会。”布莱恩正是用执着和激情追求着自己的政治理想。1894年的选举中,“共和党”在内布拉斯加大胜,赢得了州议会中的大多数席位,布莱恩争当联邦参议员的企图随之失败(当时的联邦参议员由各州议会推举)。他一点都不气馁:你们不让我当参议员,那我就当总统!

36岁的布莱恩瞄准了1896年大选,这事儿有点匪夷所思。他年纪轻轻,没几个人认识他,更别说支持他。即使克利夫兰不参选,“民主党”内还有一长串大佬排在布莱恩前面,哪里轮得到他?可是,布莱恩好像根本看不到眼前的困难,自顾自地开始了工作。他先是找了个在《奥马哈世界先驱报》(Omaha World-Herald)当编辑的工作,这给了他在“编者按”里宣传政治观点的机会。接着,他启动了自己最擅长的事:巡回演讲。他坐着火车走遍东西南北,所到之处,他那优美的声音和动人心弦的演说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人群,所有听到他说话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靠近他,折服于他的语言和人格魅力。不要忘了,那是个没有麦克风的时代,声音的传播完全靠嗓子。布莱恩拥有天生的金嗓子,也拥有满满的诚意。他微笑着与成千上万的人握手,倾听他们的诉求,排解他们的烦恼。他对“自由白银”和低关税的支持把自己变成了底层民众的一员,他非常骄傲地代表普通人(Common people)。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普通人”或“伟大的平民”(the Great Commoner)。就这样,布莱恩一点一点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下一步,他需要一个全国性的平台。

1896年7月7日,“民主党”代表大会在芝加哥开幕。代表们分裂成“黄金派”和“白银派”。顾名思义,“黄金派”支持金本位,也就是现任总统克利夫兰的追随者;“白银派”支持“自由白银”和农民。“白银派”基本占上风,但这不意味着布莱恩能占什么便宜。他太年轻太没经验了,大家才不会考虑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呢。几位资深“民主党”人,比如来自密苏里的前国会议员理查德·布兰德(Richard Bland),爱荷华州长赫里斯·博伊斯(Horace Boies),克利夫兰的副总统阿德莱·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on),都是热门人选,也都是“白银派”。大会伊始,“黄金派”和“白银派”一直在争论竞选纲领。到了第三天,双方同意派代表宣讲各自的主张,以便让大家做抉择。“白银派”的两个主讲人是参议员本杰明·蒂尔曼(Benjamin Tillman)和布莱恩。蒂尔曼的口才实在太差,讲了还不如不讲,效果是负的。终于轮到布莱恩讲话了。他缓缓地走上台,走向人生的高光时刻。

前一天晚上,布莱恩在台下看着代表们向另一个候选人欢呼时说:“这些人还不知道,明天晚上,他们将以同样的方式向我欢呼。”现在,他站在讲台的中央,开始了他最著名的演讲。他柔软的声音传播到会场的每一个角落,优美的节奏承载着正义的力量,带领听众回顾金银之争。不,那不是金银之争,那是魔鬼与天使之争。布莱恩告诉人们,美国在这场争斗中分裂了,分裂成东部和西部,分裂成富人和穷人,分裂成辛勤工作的拓荒者和资本大鳄,分裂成城市和乡村,分裂成工人和工厂主……听众完全被布莱恩越来越激烈的情绪和语言控制了,欢呼声撞击着大厅的墙壁,就像狂风击打着高山。当布莱恩示意他要继续讲话时,整个会场竟奇迹般地立刻安静下来,好像有人摁了暂停键。在分析了工人和农民的处境以及社会的不公后,布莱恩来到他演讲的结尾。他用银铃般的声音和《圣经》的语言说出了那段将要传遍全国的名言:“如果他们敢站出来捍卫金本位,我们就跟他们战斗到底,我们的身后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劳动者。有了工人、商人、和所有辛勤工作的人的支持,我们就要回应那些要求金本位的人:你们不能把那荆棘之冠(注:耶稣死时戴的用荆棘编的环)压在劳动者头上。你们不能把人类钉在黄金十字架上。”(You shall not press down upon the brow of labor this crown of thorns.  You shall not crucify mankind upon a cross of gold.)

“黄金十字架” (Cross of Gold )点燃了整个会场,也点燃了“民主党”的选战。代表们深受震撼,欢声雷动,他们甚至抬着布莱恩绕场游行,表达对他的赞美和支持。布莱恩演讲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大会的第四天,代表们开始投票。资深党员布兰德在前三轮中领先,但达不到要求的三分之二。本来的“小透明”布莱恩一夜成名,跻进决赛圈,暂居第二。“黄金十字架”言犹在耳,布莱恩与布兰德的差距越来越小,到第四轮时,布莱恩已经反超布兰德了。在第五轮投票中,布莱恩以绝对优势获胜,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主要政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

总统候选人有了,副总统人选呢?别忘了,“民主党”人布莱恩的观点与“人民党”如出一辙,他简直集两党之大成。为了团结“人民党”,代表们推举了“人民党”的汤姆·沃森(Tom Watson)。还记得沃森吗(参看《美国的故事(179)- 人民党》)?他是最著名的“人民党”领袖。对自己被“民主党”推为副总统一事,沃森很不高兴。他认为,“人民党”应该像1892年大选时那样提名自己的独立的候选人,跟在“民主党”屁股后面跑有什么意思?可是,在权衡利弊之后,沃森勉强接受了提名。“人民党”的加盟似乎大大增加了“民主党”的胜算。

年轻的候选人布莱恩没有很多竞选经费,但他有旺盛的精力、高昂的斗志、和悦耳的声音。他再次登上火车,走遍全国。在短短几个月里,他进行了600多场演讲,有时一天要讲30次。此外,他还尽力满足选民的所有要求。有一次,他在停靠站台的火车里刮胡子,一个选民过来要见布莱恩一面。布莱恩马上打开车窗,带着满脸的肥皂泡与这个选民聊起天。更多的时候,他站在舞台上或火车尾部的平台上向聚集的人群演讲。连开火车的工人都忍不住凑过来听他说话,哪怕同样的话他已说了无数遍,但大家就是听不够。布莱恩的行程共18,000英里(28,800公里),听众达500万。他就像一台永动机,不知疲倦,永不停息。

那么,竞选的另一方,“共和党”,在干吗?“民主党”候选人这么高调,“共和党”候选人是谁?他是怎样竞选的?“共和党”候选人是我们以前提过的“麦金莱关税法”的始作俑者,来自俄亥俄的威廉·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外加副总统候选人加里特·霍巴特(Garret Hobart)。麦金莱的故事我们以后再讲,先看看他在1896年的表现。可以说,他基本上什么都没干。布莱恩走遍全国的时候,麦金莱只走到自家的前廊。他的选战被称为“前廊式竞选”(Front porch campaign)。安静、严肃、沉稳的麦金莱知道拼口才拼不过布莱恩,干脆不拼了。他就在前廊走走,回答一下选民的问题,顶多在家附近讲讲话,一副不着急的样子。但不着急不等于躺平。麦金莱不用像布莱恩那样竞选是因为他不需要那样竞选。他聘用好友兼顶尖竞选经理人马克·汉纳(Mark Hanna)为自己打理选战。有了精明强干的汉纳,麦金莱还用操心吗?

麦金莱和“共和党”代表的是大资本大企业。大资本大企业最趁什么?钱呀。麦金莱盘腿家中坐,纽约的大金主们,比如洛克菲勒和J.P.摩根,忙不迭地送钱上门。那边布莱恩攥着紧紧巴巴的竞选经费,省吃俭用,全靠口才和体力撑着;这边汉纳一会儿工夫就募集了几百万美元,印了120万本宣传小册子,在各地像天女散花一样发放。他还雇了1,400个职业演说家去全国演讲,当麦金莱的“嘴替”。这些人的说话水平不比布莱恩差,一个布莱恩对阵一千个布莱恩是什么体验?麦金莱的言论被免费送到报纸上发表,他的竞选口号是:“好的货币(黄金)从来不会造成坏的时光”(Good money never made times hard )。这句话也像“黄金十字架”一样传遍全国。印着麦金莱头像的纽扣、旗子、纸板随处可见,以至于西奥多·罗斯福说:“马克·汉纳是把麦金莱当成一款专利药品来推广的。”今天,“广而告之”的竞选方式已经司空见惯,但一个多世纪前,这绝对是创新。它的新意不在广告本身,而在广告的成本。为总统候选人搞宣传不新鲜,花这么多钱搞宣传却是新大陆开天辟地头一回。1896年的大选是到当时为止最昂贵的选战。“共和党”花了400万美元,“民主党”只花了3万美元。跟资本比起来,“民主党”和布莱恩实在太天真了。他们只顾打情怀牌,但情怀值几个钱?

结果呢? 这场异常激烈的大选塑造了一群深度分裂的选民和一个深度分裂的美国。最后,麦金莱“躺赢”人口大州,获51%的普选票和271张选举人票,当选第25任总统。钱赢了,黄金赢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共和党”的理念赢了。麦金莱被打造成“繁荣的推动者”,布莱恩则被指责分裂国家。不能怪汉纳造谣,布莱恩在演讲中确实喜欢强调阶级对立、劳资矛盾等等,演讲效果不错,但有煽动仇恨的嫌疑。这也是“人民党”的毛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惜编造各种阴谋论,比如,他们跟农民说,东部的资本家、铁路大亨、农机制造商正密谋联手坑农民,让农民永世不得翻身,等等。这都哪跟哪?“共和党”下了大本钱“掰谎”,告诉大家,选麦金莱就是选繁荣,选布莱恩就是选仇恨。从下图看,选民们似乎听懂了,或选择性地听懂了。

红色是“共和党”赢的州,蓝色是“民主党”和“人民党”赢的州。数字是选举人票数。

麦金莱的当选标志着“镀金年代”的结束和“进步年代”的开始,同时也是“第三政党体系”的结束和“第四政党体系”的开始。领导美国进入二十世纪的麦金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将带领他的国家走向何方?请看下一个故事:繁花。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25 Responses to 美国的故事(183)- 世纪之选

  1. Jia says:

    听上去这届大选与2020年的大选有一拼,一方拼体力的拉力,另一方躲在Basement 里Campaign ,结果金主们硬是靠砸💰把Basement 这位拱进了白宫。钱不但赢了大选,还成王败寇司法武器化地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迫害,长夜难明至今……

    • Blueberry says:

      2020还是不一样的。我觉得2020唯一的问题是国会山上那一幕,那是对宪法的践踏和最大的威胁。始作俑者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 Jia says:

        关于国会山事件,推荐看以下三部纪实片,或许有助于你有一天写“美国的故事”时写到这部分

        Dinesh D’Souza: 【Police State】
        The Epoch Times: 【The real story of Jan.6】
        以及根据国会公布的40万小时录像剪辑的纪实片
        【J6: A True Time Line】

        • miles says:

          我个人也不信川普总统会发动叛乱。这应该是没有诚信的民主党为了掌权的一种诬陷。包括tucker Carlson对国会山警察局局长的采访等等迹象表明这就是民主党加上共和党内的建制派比如liz chiene的阴谋陷害。

          • miles says:

            尤其是最近几天国会的调查发现,当时的调查委员会竟然销毁了调查的证词和材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动机的不纯。历史一定会给川普总统以清白。

        • Tomas Tso says:

          瞎子們“以自己感覺或感性經驗”的親身認識,得到的“真實認知”,所表現出近乎”絕對”的自信,就跳出結論—-旁人只能尊重與接受—-否則就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扯皮。

          • Anonymous says:

            这不是凭感觉,而是有compiling evidence支持,只是民主党的宣传机器太疯狂,以至于像你一样的老百姓都有耳听不到,有眼看不到而已。或者避而不看。看看最近国会的听证吧,还有上面给你的那些链接。

  2. 思念如燕 says:

    对资本需要警惕,但对口才更需要警惕。资本好歹是人家实实在在赚来的,真金白银投出去的,资本家为了自己能赚更多钱底线也不会低到哪里去。而滔滔不绝的口才为了达到目的则会极力的煽动,不负责任的承诺,完全没有任何保证,反正他除了一张嘴啥都没有,失败了也无所谓。

    • Blueberry says:

      这倒是。骗子比钱可怕:)

      • Yajoe says:

        “骗子比钱可怕:)”,这话绝对是正确的。
        对待政客,或者从政者,真的是要看他们做了什么, 而不是说了什么。
        2016年大选,川普对他的选民们大喊 “lock her down”,人们觉得他居然要把政敌关进监狱,如果川普这厮上台,不就是纳粹时代的重演吗?太可怕了。可结果呢?川普上台后对他的政敌什么也没干。
        还是那一年,帮助Hillary竞选的时任的第一夫人,很绅士,很有风度地说 “they go low,we go high”,结果呢?从川普上台一个月开始,直到今天,无论他们是在野,还是当政,干的却都是把川普送进监狱的事情。
        唉, 说他们是骗子,不冤枉吧?

    • Anonymous says:

      如果说川普总统的口才好那就是个笑话,很多人不喜欢他就是因为他说话直接,而这些就是那些自认高傲的elites不愿意听的,他不这样拼命更干不过邪恶的民族党大佬。

  3. 彭彭 says:

    毕蓝老师加了图表哈,看起来更直观了,这是读者之福啊。

  4. 四年NewYorker says:

    前年追的美国的故事,现在在美国学历史发现毕蓝老师的文章和我们历史学者写的课本完全可以相媲美,各有所长。在博客中的文章中最棒的是对于人名和专有名词的英文注释,这是最棒的一点。我学美国历史是看您的文章,是和学校的就是纯英文的了,我现在是用中文学再转换成英文,希望毕蓝老师增加英文注释,这样会很有助于我对双语学习的能力。学校的历史内容对于时代下的现象和体制讲得很好也很多,主要是对于当时美国人的想法转变有很好的解析。但是对于细节就没有那么多了(比如完全就没有提到加菲尔德和阿瑟这两位总统,威士忌集团也讲得没那么多)。这周学到了美西战争了,希望毕蓝老师加油更新,非常期待。

  5. frog says:

    上一次追连载还是十五年前追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

  6. HH says:

    太感谢蓝老师了,我A P 美国历史正好学到这里。期待后面的内容。

  7. Sleet says:

    过去两个月,每天上下学路上都是听着美国的故事。深入浅出,简明而不简单,让我对美国历史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了解。昨天刚听完喜马拉雅上最后一集,到处找不到后续更新,沮丧了半天。今天查到您的博客!太棒了,又可以继续读下去了!!!
    期待毕蓝老师持续更新!

  8. Yajoe says:

    “骗子比钱可怕:)”,这话绝对是正确的。
    对待政客,或者从政者,真的是要看他们做了什么, 而不是说了什么。
    2016年大选,川普对他的选民们大喊 “lock her down”,人们觉得他居然要把政敌关进监狱,如果川普这厮上台,不就是纳粹时代的重演吗?太可怕了。可结果呢?川普上台后对他的政敌什么也没干。
    还是那一年,帮助Hillary竞选的时任的第一夫人,很绅士,很有风度地说 “they go low,we go high”,结果呢?从川普上台一个月开始,直到今天,无论他们是在野,还是当政,干的却都是把川普送进监狱的事情。
    唉, 说他们是骗子,不冤枉吧?

    • Anonymous says:

      说的太对了。美国的政党体系需要再变革一次。民主党何共和党建制派沆瀣一气把美国推向衰落。

  9. 高老庄 says:

    几年前就开始追毕蓝老师的美国故事了,津津有味。这几年我来美国探亲旅游走了不少地方,很多都是和美国故事有关联得,如波士顿、华盛顿DC。一边走一边回忆毕蓝老师的讲述,印象颇深,记忆犹新。最近抽出时间又把过去的182集重新过了一遍,又有新的收获,特别是补充的那些图表,一目了然。非常感谢毕蓝老师地不懈努力,继续期待后面的精彩内容,加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