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故事(189)- 帝国的麻烦

1899年2月6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了1898年12月10日签署的美西《巴黎条约》,正式结束了“美西战争”。对美国来说,战争最大的“成果”是获得了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巴黎条约》把菲律宾卖给了美国,俨然成为美国的殖民地(“受保护国”)。菲律宾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标志,标志着美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但美国人很快就意识到,“帝国”没那么好玩,它是利益也是责任,是荣耀也是麻烦。

从抢到菲律宾的第一天起,美国国内的“反帝”(Anti-Imperialism)浪潮就没停过,除了政客,各界的名人也参与其中,强烈谴责政府的霸凌行为,认为海外扩张完全背叛了“国父”们的建国理念,也违背了上帝的意志。最引人瞩目的反帝名人是“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和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卡耐基是坚定的反战者,从头到尾反对“美西战争”。美国不是在巴黎花两千万美元买了菲律宾吗(参看上一个故事)?卡耐基愿向美国政府支付两千万美元买菲律宾的自由。只可惜“美帝”不缺钱,威廉·麦金莱总统懒得搭理卡耐基。马克·吐温连讽带刺地为美属菲律宾设计了“国旗”:把“星条旗”上的白横条染成黑色,再把星星变成骷髅。他还与志同道合者建立了“反帝国主义联盟”。强烈的反对声转化为参议院中激烈的辩论,使条约拖了两个月才获批准,中间差点流产。

美国人都如此反对,菲律宾人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在前面的故事中讲过,早在1898年6月12日,战争还没结束,菲律宾的革命者艾米利奥·阿奎纳多(Emilio Aguinaldo)就发表了独立宣言,成立革命政府。他的用意不言自明:你们美国人办完事赶紧滚,别赖着不走。菲律宾人渴望独立和自由已经很多年,此前实力不济,打不过西班牙人。如今好不容易借着美国人的手把西班牙人赶跑了,但美国“解放军”一点也没要走的意思,这可咋办?美国和西班牙在巴黎谈论菲律宾的前途时,能不能考虑一下菲律宾人的诉求?美西《巴黎条约》的签订让阿奎纳多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死了。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甚至可能最终并入美国,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现在只剩下一条路:硬刚美国侵略者。于是,刚刚晋升“帝国”的美国不得不面对帝国的第一个麻烦:菲律宾起义(或 叛乱)(Philippine Insurrection),也就是“美菲战争”(Philippine-American War, Filipino-American War, 1899-1902)。

为了表达独立的愿望,1898年6月到9月期间,菲律宾革命政府在马洛洛斯(Malolos)成立了国会,也叫“马洛洛斯国会”(Malolos Congress),阿奎纳多主持了第一次会议。国会开始讨论新宪法,为建国做准备。此时,根据美西临时停火协议,西班牙把对菲律宾的控制权暂时转给美国,但菲律宾的政治前途还是未知数,阿奎纳多比较收敛。12月10日,《巴黎条约》签订,革命政府大失所望。1899年1月21日,国会通过了《1899年政治宪法》(Political Constitution of 1899),也叫《马洛洛斯宪法》(Malolos Constitution)。“菲律宾第一共和国”(First Philippine Republic)(也叫“马洛洛斯共和国”)成立了,国会选举阿奎纳多为第一任总统。

菲律宾人的这一套组合拳把好脾气的麦金莱给打得原地爆炸了。你们那儿又是国会又是总统的,把十多万美军当成给你们义务站岗的志愿者吗?阿奎纳多能不能有点儿边界感?菲律宾是美国的,美国的,美国的,重要的事说三遍。革命政府?那叫伪政府好吗?统治菲律宾的总统正在白宫坐着呢,哪里又跑出来个总统?满脑子都是和平与繁荣的麦金莱怎么也没想到,他的任期竟被战争贯穿始终。“美菲战争”无缝衔接“美西战争”,一分钟也不消停。命运弄人,既来之则安之吧。

要打仗,首先得换个靠谱的战争部长。现任部长拉塞尔·阿尔杰(Russell Alger)在“美西战争”中的表现已引起公愤。他学不明白战争倒是其次,关键是组织能力太差,军需供应一塌糊涂(参看《美国的故事(187)- 美西战争》),还有贪污的嫌疑。暖男麦金莱不想直接把好友阿尔杰免职,也不好意思开口要求他自己辞职,最后只好由优雅又善交际的副总统加勒特·霍巴特(Garret Hobart)出面,不伤和气地劝退了阿尔杰。接下来,麦金莱找了个精明强干的律师伊莱休·鲁特(Elihu Root)执掌战争部。鲁特一头雾水:总统先生,你确定?“我既不懂战争,也不懂军队(陆军)。”总统说:“我不需要你懂战争,不需要你懂军队。我要的是一个能指导那些原西班牙殖民地建立政府的律师。”好说歹说,麦金莱总算让鲁特为四位数的年薪放弃了一年六位数的收入。事实证明,鲁特不仅是出色的战争部长,还将是史上最杰出的国务卿之一,辅佐麦金莱和他的继任者罗斯福稳固了帝国的江山。他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为他赢得了191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为了证明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麦金莱决定派个委员会去菲律宾做调研,看看菲律宾人到底有没有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派谁率领这个调研团呢?麦金莱找了个局外人:他的朋友康奈尔大学的校长雅各布·舒尔曼(Jacob G. Schurman)。舒尔曼不以为然道:“对不起,我帮不了你。我不同意你的政策,反对扩张,不想要菲律宾。”麦金莱一点都不生气:“没关系,我也不想要菲律宾。跟西班牙和谈时,我的心态是完全开放的,是否得到菲律宾对我来说无所谓。可是,到最后,我别无选择。”总统极为诚恳地睁着眼说瞎话,舒尔曼抹不开面子,只能答应。委员会还包括刚卸任不久的前美国驻中国(清政府)公使查尔斯·田贝(Charles Denby),海军的乔治·杜威(George Dewey)将军,菲律宾的美军(陆军)最高指挥官埃尔维尔·奥提斯(Elwell S. Otis)将军,以及密西根大学的动物学教授迪恩·伍斯特(Dean C. Worcester)。这几人中,伍斯特是最高兴最没负担的,此行对他来说是公费旅游加心仪的科研,爽极了。他负责研究动物,其余几位负责研究人。

从1899年1月到4月,委员会走访了马尼拉和其它很多地区,调查风土民情,听取各方的意见。4月,“舒尔曼委员会”向总统提交了报告,建议美国帮助菲律宾建立民选政府。委员会的观点倒是与总统的基本契合,那就是,菲律宾人目前还无法有效地管理和保护自己。如果美国弃之于不顾,她分分钟会被德、日等列强瓜分或独吞。这也正是麦金莱决意占领整个菲律宾的原因之一(参看上一个故事)。这些结论既有客观事实,也有种族歧视,反正白人总认为其他人种都管不好自己,需要白人去拯救和教化。报告算是给总统的政策提供了背书。尽管麦金莱心里不反对菲律宾在条件成熟时走向独立,但是,眼下,他相信,拥有菲律宾就是美国人的“昭昭天命”。

对奥提斯将军来说,他参与起草的那个报告与他正在指挥的军事行动之间没什么关系。报告可以写得温情脉脉,战场上却每天都在流血。他可没总统那样的耐心,打起仗来绝不留情。此时,在菲律宾的美军作战部队(陆军)大约4万人,加上后勤、工兵等共12万左右。菲律宾共和国的正规军和游击队加起来大约8万到10万人。双方人数相差不大,但客观地说,两边的实力没有可比性。美军用着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拥有最强大的舰队,背后是6,200万人口和世界第一的工业和经济。1898年,菲律宾人口大约520万,只有20%的人识字。绝大部分人,特别是农民,极度贫穷。菲律宾革命军大多数部队的主要武器是大刀、长矛、弓箭、棍棒。由此可见,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西班牙除了压榨和掠夺,没为菲律宾带来进步和发展,以至于美菲对垒有了现代人大战古代人的既视感。那么,古代人凭什么相信自己能赢?阿奎纳多心里没点数吗?

30岁的阿奎纳多是菲律宾史上最早的革命领袖和最年轻的总统,他在菲律宾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他是孙中山也是汪精卫(他在“二战”期间试图与入侵菲律宾的日本人合作),既有坚韧不拔的斗志,也有跟不上趟的能力,性格倔强又软弱,摇摆幅度有时偏大,翻脸比翻书还快。他领导了反抗西班牙统治的“菲律宾革命”(1896 – 1898),煽得大家情绪激昂。可是,当受到威胁和利诱时,他毫无障碍地拿钱、缴械、投降、走人(去香港)。宁死不屈不是阿奎纳多的风格,搞定他就能搞定菲律宾。现在,他又领导菲律宾人抗击美国侵略者。结局会不会跟上次一样呢?

来自精英阶层的阿奎纳多是个明白人,他很清楚菲律宾的劣势。但是,他认为菲律宾至少有两点优势。一,咱打不过正规军可以打游击嘛。美国人是非常不擅长游击战的,他们笨到只会跟穿军装的人打仗。只要菲律宾人穿着平民装,美国人就不知所措。况且,在山岭丛林中打游击,大刀长矛未必不是枪炮的对手,参考半个多世纪后的越南人打美国鬼子的经验。二,1900年大选即将来临。麦金莱将第二次面对金嗓子威廉·布莱恩(William Bryan)(参看《美国的故事(183)- 世纪之选》)。布莱恩是出了名的反战领袖和反帝斗士,只要他上台,一定会给菲律宾自由。所以,菲律宾是有奔头的。

然而,“菲律宾第一共和国”也有先天不足。除了军事、经济实力不济和阿奎纳多本身的性格和能力缺陷,“革命政府”实际上是独裁政府。不能怪菲律宾人不懂民主与自由,西班牙人自己都不懂,怎能教得会殖民地。“马洛洛斯国会”听上去像民选的,实际上三分之一的代表是政府要员或他们委派的,另外三分之二是阿奎纳多指定的,里外里基本上阿奎纳多一个人说了算,不听话的人都被排挤或干掉了。菲律宾社会等级分明,政府官员、军官是贵族子弟,上战场的是底层农民,很大一部分上流社会、知识精英、和中产阶级置身事外。无法团结大多数人的义军似乎是寡头领导的一帮“不明真相”的群众,起哄时很热闹,受惊时易做鸟兽散。而且,独裁必然带来腐败,各种丑闻层出不穷。这种事全世界都一样,没啥稀奇的。另外,表面和谐的领导层内部也有不同的心思。当时的美国虽说是新晋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在国际上的名声还不错,仍然是自由、正义的化身。很多菲律宾人,特别是精英阶层,喜欢美国远胜其他国家,甚至阿奎纳多政府的总理和一些要员都是“美粉”,指望这些人跟美国死磕到底是不可能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使菲律宾无法复制当年的“美国革命”(独立战争),那就是她没得到任何国际援助。各世界大国或忙于它事或保持中立,连最想要菲律宾的德、日都没挑战美国,菲律宾只能自生自灭了。

冲突在1899年2月4日,也就是美国参议院批准《巴黎条约》之前两天,爆发了。这天傍晚,两个美军士兵向几个据说不听他们指令的菲军士兵开枪,打响了“美菲战争”的第一枪。第二天,“马尼拉之战”(Battle of Manila)开始。战斗在马尼拉郊区进行(美军早已占领马尼拉市区),规模不大,美军伤亡约260人,菲军约3000人。菲军撤离马尼拉郊区,阿奎纳多宣布与美国的“友好关系”结束了。接着,双方之间又爆发多次战斗。技术上,菲军打不过美军,但美军也无法全歼菲军。3月31日,美军占领马洛洛斯城。菲律宾人在撤退前烧毁了大半个城市,第一共和国政府从此开始流浪。随着冲突升级,1899年6月2日,菲律宾共和国正式对美宣战。

美军总指挥兼菲律宾的军事总督(Military Governor)奥提斯是个狠人,打仗却不怎么灵活。此时的美国没想打全面战争。理论上说,《巴黎条约》后,菲律宾成了美国的一部分。美国要做的是“保护”而不是“征服”菲律宾,是帮助菲律宾建立“美式民主”和民选政府,而不是“军管”菲律宾。正如麦金莱所说:“我们已经征服菲律宾了,现在要教化她。”所以,奥提斯的战术是凭坚船利炮和先进的武器占领各大城市和主要居民点,然后把很多分散居住的菲律宾人迁往几个大的聚集地隔离保护起来,免受游击队的骚扰。不料,此举防住了游击队,却没防住传染病,导致大批平民因此死亡。菲军这边一开始也没马上打游击战,而是正面硬刚外加骚扰、偷袭,以给美军造成伤亡为主要目标。伤亡越大,美国国内的反战声越大,麦金莱赢得大选的几率越小。只要把麦金莱赶出白宫,菲律宾就有希望了。可是,双方实力过于悬殊,血肉之躯难敌枪炮无情。11月,阿奎纳多决定全面开展游击战。这意味着,战火从职业军人烧向老百姓,有限战争变成全面战争。

表面上看,美军所向无敌,战果累累,几乎占领了所有的大城市。可是,奥提斯没法真正消灭菲军的有生力量。尽管如此,1900年5月,当奥提斯卸任回国时,他宣布:战争结束了,美国已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这是自娱自乐,大家把眼光转向他的继任者阿瑟·麦克阿瑟(Arthur MacArthur Jr.)将军身上。这名字听上去有点耳熟?没错,他就是“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的亲爹。

1845年6月2日,阿瑟·麦克阿瑟生于马萨诸塞州,后随家迁往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Milwaukee)。父亲老阿瑟·麦克阿瑟是律师也是政客,曾任威斯康辛州州长和联邦法官。1861年,“内战”爆发时,父亲想让儿子进西点军校。进军校需要议员、州长、或总统的推荐信。父亲向林肯总统求助,奈何找总统的人太多,已经没名额了。进不了军校,那就上战场吧。于是,16岁的麦克阿瑟加入了威斯康辛第24步兵团(隶属乔治·托马斯将军的部队),开赴西部战场。他参加了格兰特将军指挥的查塔努加战役(Chattanooga Campaign)(参看《美国的故事(147)- 查塔努加》)。在1863年11月25日的“传教士山战斗”(Battle of Missionary Ridge)中,因敌人火力太猛,他所在团队的旗手接连被打倒。旗手一般是冲在最前面的,后面的人跟着战旗冲。正因如此,旗手的伤亡率特别高。眼看着旗手们一个个倒下,18岁的麦克阿瑟抓起血染的战旗,高举着它,带领战友们往山上冲。在他那舍生忘死的精神感召下,战士们一鼓作气,攻上山头,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正在观战的格兰特被这不要命的架势惊呆了,忙问身边的托马斯:“谁让他们这么干的?”托马斯说:“不知道,我没有。”基于他在此战中的优异表现,1890年,阿瑟·麦克阿瑟获得了军人的最高奖章:由总统以国会的名义颁发的“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半个世纪后,1942年,他的幼子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因在菲律宾战场指挥对日作战时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而获颁“荣誉勋章”。他们是史上第一对也是唯二的同获此殊荣的父子。知道另一对父子是谁吗?

“内战”结束后,麦克阿瑟退役,开始学习法律。但是,仅仅几个月后,他明白了一件事:军队是他唯一感兴趣并愿意为之奉献终身的事业。他重返军营,参加了对印第安人的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他率部开赴菲律宾。在美菲冲突中,他参与指挥了“马尼拉之战”和“马洛洛斯战役”,因功升为准将。1900年5月5日,他接替奥提斯出任菲律宾的军事总督和美军最高指挥官。

面对游击战的局面,麦克阿瑟做了两件与奥提斯不同的事:一,美军不再只打穿军装的敌人。只要对美军不利,甭管对方穿什么衣服都照打不误,不惜误伤平民。于是,“内战”中的“全面战争”场景再现,烧杀抢掠成了家常便饭。在后方搞破坏的菲律宾人也被逮捕,送往关岛关押。二,招募菲律宾当地人当兵或为美军服务。事实证明,这是最有效的办法。菲律宾人打菲律宾人,招招致命。麦克阿瑟的军事行动因而比奥提斯高效得多,很快就控制了局面。随着麦金莱和“共和党”在1900年大选中获胜,菲律宾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1901年3月23日,在伊萨贝拉省(Isabela)的帕拉南(Palanan),也就是第一共和国的最后一个首都,美军弗雷德里克·芬斯顿(Frederick Funston)将军的部队抓住了阿奎纳多。当时,已投靠美军的菲律宾人的队伍假装押送一批“被俘”的美国人来到帕拉南。等到了地方,美国“俘虏”突然发难,阿奎纳多猝不及防,不幸被俘。被俘后的阿奎纳多跟面对西班牙人时一样,省略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环节,直接演绎“好汉不吃眼前亏”。4月1日,他宣誓效忠美国,接受美国对菲律宾的统治。4月19日,阿奎纳多发表投降宣言,呼吁游击队员和他的追随者们放下武器,停止战斗,结束流血和苦难。他说:“我刚刚意识到,完全停止敌对行为并获得永久的和平是菲律宾的基本需求。”“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就地解散。此后,虽然还有别的菲律宾领袖不理阿奎纳多那一套,继续战斗,但大势已定。

搞定菲律宾的麦克阿瑟荣升少将,但并没开心太久,因为麦金莱又又派了个委员会来菲律宾调研。热爱和平的麦金莱一直想用(民事)总督(Civilian Governor)代替军事总督(Military Governor),他的终极目标是帮助菲律宾建立自治政府。不管菲律宾的政治前途如何,一个自由、自立、自保、自强的菲律宾符合美国的利益,也是麦金莱期待的。这一次,麦金莱请好友威廉·塔夫脱(William H. Taft)出山调研并担任菲律宾总督(Governor-General)。此时的塔夫脱是联邦巡回法院的法官,工作、生活都舒舒服服的,不想去菲律宾受罪。麦金莱拿出诱饵:如果你肯去菲律宾帮我实现理想,我也会帮你实现理想:将来提名你为最高法院大法官哦,这不是你一直想要的吗?塔夫脱吞下诱饵,于1900年3月率委员会来到菲律宾,开挂的人生从此启动。麦金莱没能兑现承诺,塔夫脱却超额实现了理想。他将从菲律宾一路走进白宫,然后出门右转登上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宝座。

纯血军人麦克阿瑟根本瞧不上文官这一套,什么调研,在他眼中就是瞎哔哔。他认为,菲律宾根本没准备好建立自治政府,仍然需要军法管治。不用猜就知道,将相不和,相处日常就是吵架,两人都向战争部打小报告骂对方。最后,战争部长鲁特站到塔夫脱一边。1901年7月4日,麦克阿瑟卸任回国。此后,美国在菲律宾虽然同时设有总督和军事总督,但军事总督是总督的下属,而不是平级。1902年7月4日,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宣布美菲战争正式结束。然而,麦金莱没有活着看到这一天。

“美菲战争”给双方带来了伤亡和痛苦。美军伤亡约6000人,菲军伤亡20,000人,外加20万菲律宾平民。菲律宾人输掉了战争,但没输掉渴望独立的心。在美国统治菲律宾的四十八年里(1898 – 1946),菲律宾人发动了多次起义,也通过政治途经争取独立。1934年,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泰丁斯·麦克杜菲法案”(Tydings-McDuffie Act),也叫“菲律宾独立法案”,确立了建立菲律宾独立国家的十年期限。“二战”爆发后,菲律宾人与美军并肩战斗,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保卫家园付出了一百万个生命。1945年10月11日,菲律宾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1946年7月4日,根据美菲《马尼拉条约》(Treaty of Manila),菲律宾正式成为独立的国家。这一天是美国的“独立日”,也是菲律宾的“独立日”(后改名“共和日”)。

美国对菲律宾最大的影响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共教育体系,特别是普及了免费的小学教育。英语成为最被广泛应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取代天主教成为主流宗教。“美式民主”深深地影响了现代菲律宾国家的组织形式和结构,也影响了菲律宾人对自由和民主的认知。今天,美菲两国仍是亲密的盟友,美国仍是80%以上的菲律宾人最喜欢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在那将近半个世纪里,美国人在菲律宾留下的功德大于罪恶。阿奎纳多在多年后反思道:“我很庆幸,当年的扩张主义者赢得了麦金莱的心。”美国对菲律宾的占领至少保护了菲律宾的领土完整。否则,菲律宾定会被德、日、或其他列强瓜分,今天的菲律宾也许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了。

菲律宾的故事讲完了,美国的麻烦还没完。美国之所以花这么大血本整治菲律宾,除了菲律宾本身的原因,还有为另外两个国家示范的心思。下一个让麦金莱头疼的国家是哪个?美国的外交政策将怎样体现新世纪的野心?请看下一个故事:帝国外交。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26 Responses to 美国的故事(189)- 帝国的麻烦

  1. Anonymous says:

    前排支持。另一对获得荣誉勋章的父子是布什吗?

  2. Anonymous says:

    毕蓝老师,能否请假下两个美国总统候选人,我怎么看这俩人都很差劲,川普好像亲俄,让乌克兰和谈,而看这个哈里斯说话,讲话空洞莫名其妙满脸堆笑,不知道她在笑什么,讲话时总是在攻击川普,很低级的感觉,而且她本来不是候选人,临时才换上去的,说明这人本来也没做好准备去当总统。

  3. Anonymous says:

    能否评价下这俩候选人,您觉得谁当选对世界有利?

    • Blueberry says:

      我觉得,Trump当选可能对美国好,Harris当选可能对其他国家好。

      • Anonymous says:

        看到哈里斯在败选演讲时终于不笑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很舒坦。“Trump当选可能对美国好”,从长远看的话,美国能稳定,对整个世界也会有利吧,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哈里斯当选,短期对其他国家好,但是万一长期美国不稳定了,长期看对其他国家也没好处吧?

        • Blueberry says:

          当世界霸主就不能太自私,否则难以服众。美国从霸权中捞到了天量的好处,任何国家都没法比。因此,在很多国际事务中,美国承担更多的责任是应该的。利益永远与责任挂钩,没有人或国家可以只占便宜不出力。今天,美国之所以还能维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除了本身的实力外,重要的原因是它在国际事务中承担了比别的国家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它的盟友才愿意跟随它,与它合作。所以,对别人好也就是对自己好,平衡很重要。希望新政府能保持平衡和稳定,不走极端,在让美国更强大的同时也让世界受益。

          • Anonymous says:

            请教下,为什么民主党不能在承担国际责任的同时把国内也治理好,比如控制下非法移民,控制下过度政治正确,对同性恋之类的做下限制,让国内老百姓过上稳定的好日子的,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这么做?

            • Anonymous says:

              就是在国内实现共和党的保守那一套,在国际上就保持民主党多承担责任那一套,民主党不能这么做吗?这样对国内和国际都好。

              • Blueberry says:

                哈哈。这是不可能的。民主党做不到,共和党也做不到。如果他们都这么完美,还用得着轮流坐庄吗?选民们也不用纠结了。应该说,在奥巴马之前,两党都是比较温和的,不像现在这么极端。但奥巴马开始搞政治正确,才导致2016年的结果。物极必反。毁民主党者,奥巴马也。

                • Anonymous says:

                  奥巴马这么差吗,在学校时碰到一个美国来的留学生,说小布什很愚蠢,09年的时候。个人偏见,黑人当美国总统不好,哈里斯也有点黑,也不好。

          • c says:

            川普乱退群会导致美国失去世界霸主地位,造成国际权力真空。在此阶段世界各地的地缘战争极有可能失控,甚至爆发三战。会有多个地区大国会尝试接替美国原本在此区域的军事地位,这不利于世界和平。川普这些短视的政策有点像中文的“钱散人聚,钱聚人散”:他所利用的去施压别国包括盟友的当前美国的综合能力,是美国之前打下的基础,这些打基础的方法包括川普看不上的长期贸易逆差以及赔钱参与各种国际组织。然而正是长期的贸易逆差,才导致美元流向全世界,才进一步稳定了美元的国际结算地位,同时输出了美式民主的意识形态,团结了盎克鲁撒克逊人;正是赔钱参与各种国际组织,才让美国成为很多国际组织的创始者之一,在世界舞台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同时争取到非常多的“盟友”甚至“小弟”,这些国家在外交上对美国有极大帮助,典型就是联合国投票,美国可以有很多跟他一起投票的国家。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很多事情一个国家说,别人不信,两个人家也不信,如果一堆国家都说你不好,你再好也没用。川普和盟友互怼,消耗美国的霸主声誉。下一任期4年,他的4年政策对美国的短期和长期的好坏影响还要拭目以待

            • Blueberry says:

              是的。很多时候,吃亏就是占便宜。可惜,特朗普不懂这个,他要无限度地占便宜,早晚会吃亏。国家如此,个人也是如此。人生难得平衡,做事不能太绝对。

      • Anonymous says:

        木偶人一个啊,主要是民主党,个人认为民主党对外政策就是西方君子剑,比如对乌克兰武器援助,共和党很早就批了,但是民主党是怎么操作的?援助一个慢,还一个写说明书,这不能使用,那不能炸,还不让军工去维修,这是对外部世界好??我不认为,川大爷一上台,战争很快就消停了,为什么民主党一上台,战争就起来了?民主党真对世界好?

        • Blueberry says:

          乌克兰问题很复杂,一两句说不清。我不了解所有的真相,无法解释所有的事情。我只有一个基本认知:俄罗斯是侵略者,帮助乌克兰抗击侵略者是美欧应该做的,无论哪个政党,无论结果如何,无论这中间有什么技术问题或利益问题。

        • c says:

          因为做事风格不一样,民主党虽然经常参与地缘战争,但是你会发现它会让战事处于可控状态,这样既维护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又不至于将美国拖向全面战争。最近的例子就是俄乌战争,武器的解禁都是慢慢的,担心一下解禁远程导弹,乌克兰直接打击克宫会让普京狗急跳墙。虽然这个慢腾腾的节奏饱受挺乌者的诟病,但你不可否认民主党达到了它们想要的效果:慢慢给俄罗斯放血,又施加各种压力让他无法用核。这阳谋俄罗斯还拿北约美国乌克兰没办法。川普不一样,他不是职业政客出身,很多时候大嘴巴张口就来,先过嘴瘾,后续实际可能随时调整。川普利用美国现有军事优势搞斩首行动,这是一种大胆也是高风险的行为,弄得不好容易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现在共和党又基本可以说控制了国会,最高法9个法官有6个是共和党的,3个还是他提名的。这样几乎没什么力量能够限制川普想做的任何事。川普是当罗斯福还是希特勒要看4年任期的实际行动。所以不是两党哪一个就是固定好的,情况也是在两党对抗中动态改变的

          • Blueberry says:

            同意。事情都要看两面,两党各有优缺点,任何一方走极端都会带来灾难,都会被毒打。平衡最重要。

          • Anonymous says:

            为什么民主党一上来,俄罗斯中东等地方就敢四处有战争?能明白究竟为什么吗?还两党对抗中动态平衡,话是如此说,但是目前的民主党说白了做的事就是个共产党

            • blueberry says:

              俄罗斯和中东打仗好像跟民主党上台没有直接关系,以前共和党小布什上台时还主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呢。战争有自身的原因,两党处理的方式也许不一样,但目标可能相同。

  4. 彭彭 says:

    毕蓝老师,您觉得川普可能重拾门罗主义的主张吗?就是更多关注美国和美洲,少干涉其他国家或其他洲内事务,除非密切关系到美国利益。

    • Blueberry says:

      我想,即使他想回到门罗主义,也不是能轻易做到的。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况且,美国从霸权中得到的好处太多了,任何政客都不会轻言放弃。

  5. 姚之群 says:

    【美国的麻烦还没完。。。。下一个让麦金莱头疼的国家是哪个?】轮到川普头疼了。这一次川普不仅是在为自己一个人而战,是带领全世界右翼对于极左势力猖狂进攻的顽强抵抗,美国再次站在潮头引领世界。百年来世界性的极左思潮泛滥应该到头了。所谓极左思潮就是理想主义,就是席卷世界的社会主义乌托邦浪潮。川普会走向法西斯吗,我相信不会,美国人民不会答应。现在问题交给中国,向何处去?

    • Blueberry says:

      哈哈,天下苦极左久矣。但是,如果只有右没有左,右派几乎可以肯定会变成纳粹。也许,特朗普不会变成纳粹的唯一原因是他年纪太大了,没几年折腾的。谁能保证一个产生了华盛顿的国家不会产生希特勒呢?
      右派和左派都不应该走极端,互相制约互相平衡才是正理。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和权利投票,有取就有舍,没有完美的政党或政府。下面的四年会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且行且珍惜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