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4月6日到7日的“夏洛之战”让北方和南方两败俱伤。得胜的北方灰头土脸,惜败的南方愁云惨雾。北方主将尤利西斯·格兰特因疏忽造成重大伤亡(参看上一个故事),即使打了胜仗也被骂得狗血淋头,舆论哗然自不必说,军中和国会都有要将他撤职的声音,大家觉得格兰特这次算是完了。像以往一样,事情最终落到林肯总统的办公桌上。看着西部总指挥亨利·哈勒克发来的要求解除格兰特军职的报告,林肯静静地坐在那儿想了很久。最后,他说:“我不能让他走。他会打仗。” 沸沸扬扬的一锅水这才算渐渐冷却。其实,林肯根本不认识格兰特,他们从没见过面,他对格兰特的欣赏和爱护真的只是因为“他会打仗”。也许听上去有点滑稽,但“会打仗”居然是北方将军们最少见的天赋。林肯当然不肯轻易放弃这个“稀缺资源”,哪怕格兰特浑身都是缺点,这一条优点足矣。
“夏洛之战”后,哈勒克决定继续南进,攻取密西西比州边界重镇科林斯。这一次,他可不敢让格兰特挂帅了,生怕格兰特不管不顾地再把剩下这些人马折腾光。按照格兰特的想法,现在要做的就一件事:快!趁着南方元气大伤,迅速占领科林斯,围攻维克斯堡(Vicksburg),控制整个密西西比河谷。然后,战争就可以结束啦。咱还等什么?但是,哈勒克说:慢!忘了夏洛的教训吗?绝对不能再死人了!哈勒克整合西部所有的部队,共12万人,亲自领兵,向科林斯进发。攻城略地不重要,重要的是代价要小,这可是关系着政治前途的大事呀。哈勒克本来就磨叽,又得上“夏洛之战”后遗症,这回干脆“爬行”,离得大老远就开始挖战壕。每天只走半英里,战士们似乎只干一件事:挖土,整整挖了7个星期,好不容易爬到科林斯。科林斯的南方军队不到6万人,若被打了包,整个西部恐怕就是北方的了。哈勒克手里攥着两倍于敌的兵力,却染上与麦克莱伦相同的病,硬是认为敌军有20万人,因而畏缩不前。南方主将博雷加德将军在几次阻击后决定放弃科林斯,毕竟北方的力量太强了。5月30日,哈勒克一觉醒来,发现科林斯已是空城一座,博雷加德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成功地玩了一出“金蝉脱壳”。北方再一次在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丧失了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机会,7个星期白忙活了。哈勒克一点也不觉得难堪,他电告华盛顿:此战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就在哈勒克慢慢悠悠地“爬”向科林斯时,4月24日,美军开始进攻南方人口最多的城市、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新奥尔良(New Orleans)。新奥尔良对南方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不仅人口多,规模大,更要紧的是,它是最大的棉花出口港。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阿拉巴马、德克萨斯这些最大的产棉州都依仗新奥尔良的港口。“内战”前,它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棉花王”(King Cotton)头上的那顶王冠,密西西比河谷的生计全靠它了。“内战”开始后,美国海军封锁了墨西哥湾,南方船只能与军舰斗智斗勇,硬闯封锁线,比如,一只叫“罗伯特·E·李号”的商船连续十四次闯关成功,到第十五次才被抓。为了彻底绝了南方的念头,林肯下令海陆并进,夺取新奥尔良,卡死南方的命门。林肯这么着急还因为,他得到情报,说南方正在新奥尔良的造船厂建造一艘当时最大的军舰“密西西比号”。要是让他们建成了,岂不是给北方添堵?赶紧把新奥尔良拿下,以绝后患。
北方海军18艘军舰共243门炮,携3万枚炮弹,由60岁的老将、阿拉巴马人大卫·法拉格特(David Farragut)率领;陆军1万8千人,由本杰明·巴特勒(Benjamin Butler)将军率领。从4月25日到5月1日,海军的大炮猛轰港外的两个军事要塞,强行通过,长驱直入,轰炸新奥尔良市区。南方根本没还手之力,整个城市陷入恐慌。巴特勒的人马在市区登陆,迅速占领了所有的重要通道和设施。“密西西比河口的珠宝”就这样落入北方手中,这也是继纳什维尔之后第二个“沦陷”的南方州的首府。半成品“密西西比号”被付之一炬,以免落入北方之手。南方的海军梦彻底终结了。巴特勒下令烧毁了屯在港口的成千上万包棉花,宣布对新奥尔良实行军事管制,废除人身保护令。什么人权、自由,见鬼去吧!这正是四十七年前安德鲁·杰克逊在新奥尔良的做派,巴特勒是杰克逊的狂热信徒。他把杰克逊在“拒执联邦法”事件中说的那句名言奉为至宝:“我们的联邦,它必须被保存。”(参看《美国的故事(104)- 关税大战》)
到1862年6月,北方在西部和墨西哥湾地区节节胜利,完全控制了肯塔基州和密苏里州,占领了田纳西州的大部分和阿肯色州的大片地区,以及阿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北部,而攻占新奥尔良被视为“内战”的重要转折点之一,给南方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此后,南方经济陷入衰退,肉、咖啡、茶叶、奶油、制成品的价格翻着跟头往上涨,棉花的价格却一路下跌,农民入不敷出,种植园破产,商业凋零,南方翘首以待的来自欧洲国家的援助和干涉渺然无期。看上去,战争就要结束了。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不足以扭转北方在东部战场上的窘境。在密西西比河谷连续七个月没有一次胜利的南方,在弗吉尼亚却有如神助。历史的必然在这里再次败给了偶然,这个偶然的名字叫罗伯特·李和“石墙”(Stonewall)托马斯·杰克逊。
1862年7月初,随着“七日之战”的结束,“半岛战役”也结束了(参看《美国的故事(135)- 李将军》)。但是,乔治·麦克莱伦率领的美军“波多马克部队”的12万人并没有立刻撤离弗吉尼亚半岛,而是驻扎在詹姆斯河边的哈里森码头。也就是说,北方的主力从距里士满6英里的地方撤到距里士满20英里的地方,威胁仍在。下一步,是从哈里森码头反攻里士满,还是放弃弗吉尼亚半岛,完全撤回华盛顿附近,这是个问题。
“七日之战”结束七天后,7月8日,林肯和战争部长埃德温·斯坦顿乘海军的炮艇来到哈里森码头。林肯惊奇地发现,攻势受挫的美军兵强马壮,军容整齐,训练有素,实在没理由不打胜仗。林肯会见了所有的将军,确信部队能全部安全地返回华盛顿。大部分将军认为应该撤离,但麦克莱伦不同意。他似乎不甘心自己精心设计的计划就这么泡了汤,坚决要求从哈里森码头进攻里士满。林肯倒不反对麦克莱伦的意见,只是,当他听到麦克莱伦提的条件时,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麦克莱伦说,再给我5万援军,哦,不,再给我10万,我马上进攻里士满。10万援军?你以为总统是变戏法的吗?就是捏10万泥人儿也得捏几个月吧?
此时的真实军力对比是,罗伯特·李将军集结在里士满附近的南方军队打得只剩7万多人,麦克莱伦手里有12万,无论兵力还是供给都占绝对优势。但是,根据那个该死的情报来源,艾伦·平克顿的“间谍网”,麦克莱伦确信李有20万人,所以,要10万援军不是应该的吗?平克顿的所谓“情报”基本上是天方夜谭,有人认为他全靠想象胡编乱造,就是个骗子。当初,林肯上任途中上演的那出“乔装潜行”就是因为信了他的情报,丢人丢大了(参看《美国的故事(125)- 分裂的房子》)。如今,这么没常识的军事情报偏偏把麦克莱伦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林肯再不懂军事也看得出这事儿不靠谱, 别说没援军,就是有也不能给。他说:“如果我给麦克莱伦10万援军,他会忽然发现李有40万人。” 总统算是看明白了,一将无能,累死千军。麦克莱伦必须下课。
实际上,林肯早就做了准备,他也并没有完全忽视麦克莱伦的要求。“七日之战”还没结束,林肯就向国会表示,他要加征30万志愿兵。一个月后,再征30万。就算用人海战术淹也要把南方淹死。但同时,林肯很清楚症结所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自从解除了麦克莱伦美军总司令的职务后,这个位子一直空着,现在又要找人接管麦克莱伦的“波多马克部队”,太难了。林肯本来考虑把格兰特调到东部来,没成想,“夏洛之战”让格兰特饱受诟病,搞得林肯也不得不顾及政治影响,不敢马上提他。最后,总统只好把在西部表现不错的约翰·波普(John Pope)将军调来统率谢南多厄河谷附近的联邦军队,以图在时机成熟时替代麦克莱伦。至于美军总司令嘛,林肯再次向前总司令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求助。此时,斯科特刚刚结束欧洲之旅回到美国,定居在纽约上州的西点(西点军校所在地)。6月23日,林肯坐上火车去西点与斯科特密谈。他们谈了什么不得而知,但结果很快就出来了。7月23日,林肯任命西部总指挥亨利·哈勒克为美军总司令,即刻赴华盛顿上任,并将西部的指挥权交给格兰特。
波普与格兰特同岁,也是西点的同学。林肯早在伊利诺伊当“草原律师”的时候就与波普的父亲是好朋友,经常在波普父亲当法官的那个联邦法庭辩护。对波普的任命似乎是众望所归,波普也确实表现出比麦克莱伦更强烈的战斗意志,他不仅肩负守卫华盛顿的重任,还要带着新成立的“弗吉尼亚部队”(Army of Virginia)从北面逼近里士满。如果麦克莱伦能从哈里森码头进攻,两面夹击,倒不失为一个好计。波普的“弗吉尼亚部队”有5万6千人,麦克莱伦的“波多马克部队”有12万。李的“北弗吉尼亚部队”只有7万多人,还要应付来自两个方向的压力,这仗还有悬念吗?
李在“七日之战”后声威大振,赢得了上自戴维斯总统下至普通战士和公民的信任和爱戴,但他脸上没有丝毫笑容。他心里明白,他在“七日之战”中的操作算不上上乘,勇气可嘉,失误不少。要不是麦克莱伦太怂,北方必胜无疑,岂容南方喘息?最大的问题是,南方虽然表面上赢了,实际上没能削弱北方的有生力量。麦克莱伦全身而退,兵力无损,南方的伤亡反而大得多。现在,里士满面对的威胁并没解除,而且更加危险。麦克莱伦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怎样打退波普?是集中所有的力量对付更近的麦克莱伦,还是分兵去打稍弱的波普?硬拼肯定是死路一条,怎样让敌人乖乖地后撤呢?李将军觉得头上的白发似乎一夜之间多了好多,满鬓霜雪几乎遮住了英俊的脸庞。但退缩不是李的风格。他决定故技重施,盯上联邦军队的供给线。袭其后方,断其粮道,攻其必救,然后趁乱图之。这就是李的计划。
7月27日,李告诉“石墙”杰克逊准备带着他的2万5千“河谷部队”(Valley Army)绕道奔袭波普的后方,插到波普的主力与首都华盛顿之间,破坏联邦的军需站,迫使波普回援华盛顿。骑兵将领斯图尔特和“七日之战”的另一个功臣A·P·希尔也将率部助攻杰克逊。可是,这样一分兵,里士满城外的南方军队就只剩下5万,太冒险了。怎样不被麦克莱伦看出端倪呢?那就吓唬吓唬他。李故意让小股部队骚扰哈里森码头,做出忙忙碌碌要进攻的样子,只要吓得麦克莱伦不敢动窝就是胜利。
其实,李多虑了,他就是什么都不做,麦克莱伦也不敢动。林肯已经催了好几次,让麦克莱伦配合波普,进攻里士满。麦克莱伦还是那句话:给我加10万人,我就进攻;否则,对不起,我不能拿鸡蛋碰石头。林肯和内阁彻底失望了。援军是肯定没有的,你不是不想打吗?那就别浪费军队了,撤吧。7月29日,美军总司令哈勒克命令哈里森码头的所有的美军陆续撤离,麦克莱伦麾下的军团都编入“弗吉尼亚部队”,归波普指挥。麦克莱伦成了光杆司令,他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负责把部队安全地送上船,驶离弗吉尼亚半岛。
联邦军队一开始动,李就察觉了。当他弄清敌军的意图时,不禁感叹天助南方,里士满至少不再两面受敌了。麦克莱伦的部分人马已经加入波普的部队,到8月初,波普已有7万7千人。李的当务之急是让杰克逊火速袭击波普的后方,在麦克莱伦所有的部队与波普汇合之前打垮波普。8月7日,杰克逊开始了他的急行军。“石墙”就是“石墙”,坚韧不拔,坚不可摧,任何困难都不会在他眼中停留。他先向北至通道峡谷(Thoroughfare Gap),然后沿峡谷转向东,穿过布尔溪山,再转向东南,目标是联邦的供给线“奥伦治·亚历山德里亚铁路”(Orange & Alexandria Railroad)。这一大圈绕到波普的大后方,路途之艰辛可想而知,途中多次与联邦军队发生战斗,死伤近千人。8月22日,杰克逊突袭卡特利特火车站(Catlett’s Station),26日又袭击了布里斯托火车站(Bristoe Station),炸毁了路过的几列货车。杰克逊还觉得不过瘾,8月27日,他攻占马纳萨斯(Manassas)。
13个月前,马纳萨斯的平原上上演了“内战”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斗,北方叫它“布尔溪之战”(战场在布尔溪附近),南方叫“马纳萨斯之战”(参看《美国的故事(128)- 布尔溪》)。杰克逊就是在这里一战成名,赢得了“石墙”的称号。现在,这里是联邦军队最大的供给中心,成片成片的仓库里塞满了粮食、军装、武器、酒等各种军需品,种类齐全,数量惊人,还有美元现金。北方太有钱了,在供应严重不足、整天缺衣少食的南方人眼中,那简直就是一座座金山银山。南方战士们眼都花了,哪见过这么多宝贝。军队瞬间变土匪,能吃的往嘴里塞,能喝的往肚子里倒,能穿的往身上套,能拿的往口袋里装,每个人都大包小包地扛着,仿佛这一路的艰辛和牺牲都有了回报。当然,最过瘾的是一边痛饮威士忌,一边享受着牛羊肉、面包、蛋糕、蔬菜、龙虾、牡蛎(对,北方的军粮里包括罐头装的龙虾和腌制的牡蛎),美酒佩美食,夫复何求?酒足饭饱之后,杰克逊一声令下:烧!马纳萨斯陷入一片火海,连20多英里外的华盛顿城都能看到浓烟。
马纳萨斯的大火成功地吸引了波普的注意力,粮草损失自不必说,马纳萨斯可是在“弗吉尼亚部队”和首都华盛顿之间,如果与首都的联系断了,特别是,如果南军乘虚进攻华盛顿,那可不得了了。现在顾不上里士满了,赶紧往回撤,包抄杰克逊!看出“曹孟德火烧乌巢”的效果来了吧?那也是李要的效果,剧情正在按李的预期发展。早在8月13日,李就命詹姆斯·朗斯特里特(James Longstreet)将军率2万5千人增援杰克逊,他自己也与朗斯特里特同行,赶赴马纳萨斯。8月28日,朗斯特里特的部队强行通过已设防的“通道峡谷”,李的两支队伍,朗斯特里特和杰克逊,在布尔溪的老战场汇合了。“第二次布尔溪之战”(Second Battle of Bull Run),也叫“第二次马纳萨斯之战”,拉开了帷幕。
李有5万人,波普有7万7千人,波普还是有胜算的。此刻的他斗志昂扬,决心带领联邦军队在这个曾经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一雪前耻。波普的队伍里就包括第一次布尔溪之战的主将欧文·麦克道尔,没有人比他更想雪耻。但奇怪的是,波普的自信是基于两个错误的判断。一,他认定杰克逊正企图逃跑,他要追击杰克逊,把“石墙”就地消灭。岂不知,杰克逊是来战斗的,不是来逃跑的。在李的指导下,杰克逊正与朗斯特里特兵分两翼,准备痛击波普。二,波普似乎根本不知道朗斯特里特部队的存在,他眼里只有杰克逊的2万5千人。朗斯特里特如此高调地穿过“通道峡谷”,波普好像没看见。正因如此,他对朗斯特里特的动向完全不清楚,也没设防。一军主将如此大意也是没谁了。
8月29日,波普猛攻杰克逊防守的“石山”(Stone Ridge),这也是第一次布尔溪之战的主战场。北方军队抱着“追逃兵”的心态,还以为敌人不堪一击,开了火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应该说,此时北方军队的水平已远远高于一年前,尽管遭遇强大的炮火阻击,他们还是勇往直前,没有退缩,更没有溃败。就这样硬碰硬地打了一天,从日出到日落,双方都没占到便宜,也都损失惨重。杰克逊更惨一点,他毕竟人少,再这样下去人就打光了。那么,朗斯特里特跑哪儿去了?他正绕道包抄北方的左翼。李催他赶紧投入战斗,朗斯特里特一点也不着急,看杰克逊还撑得住,等明天再说吧。
30日,波普恢复攻势,以麦克道尔为前线总指挥,不把杰克逊拿下誓不罢休。杰克逊实在受不了了,做了件他从没做过的事:向李求救,要求朗斯特里特的支援。这事儿之所以新鲜,一是因为杰克逊打仗从不退缩,不求援。“石墙”嘛,永远岿然不动,哪有服软的道理?二是因为杰克逊与朗斯特里特不和,不到万不得已才不会求他。接到杰克逊的信,李和朗斯特里特都清楚,时机已到。于是,就在麦克道尔和杰克逊两军打得只剩一口气的时候,朗斯特里特的2万5千生力军突然出现在麦克道尔的左翼,那效果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波普和麦克道尔都懵了,完全搞不懂这支军队是从哪冒出来的,一下子就乱了套。时光好像忽然倒流,一年前,麦克道尔的队伍就是被突如其来的南方援军打崩盘的。似曾相识的场景,似曾相识的原因,北方军队就这样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了两次。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因后卫部队的沉着和勇敢,北方避免了一年前那个兵败如山倒的画面,兵败没变成溃败。尽管如此,一笔写不出两个“败”字,波普的队伍狼狈不堪地撤往华盛顿。北方伤亡1万4千人,南方伤亡7千人,“内战”又多了一笔血债。
“第二次布尔溪之战”的胜利再次印证了李的指挥能力。如果说,“七日之战”时他还有些惴惴不安,现在的他已信心满满。战争已被他从南方首都里士满的大门口推到北方首都华盛顿的大门口,他要转守为攻,将战事引入北方境内。进入北方的第一站正是被马里兰州环绕、与弗吉尼亚一河之隔的华盛顿城,李已经看得见国会山那即将竣工的穹顶了。在接下来的“马里兰战役”中,李将军能实现他的目标吗?华盛顿能否转危为安?请看下一个故事:会战安提塔姆。
历史发展规律从战争中就能看出来,顶层领袖的智慧,素质才是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普通民众只是负责推动既定方向的前进或后退。
人们总说,时势造英雄;但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重要历史时刻,似乎是英雄造时势啊。
蓝草莓您好,什么时间更新博客,前面七册已购书看完了,之后的到137集也看完了,急切等待着后面的,快点更新吧,谢谢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美国史,学术性的趣味性于一体,爱不释手。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我会坚持写下去,也会尽量加快速度。“内战”趋近高潮,《解放奴隶宣言》正在路上,美国正在蜕变成一个不同的国家。我也等不及要写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毕蓝姐,真的吗?会半月一更吗?
真希望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我孩子,我孩子的孩子都能在每个月的那几天一起欣赏《美国的故事》……
半个月一更有些困难,但我争取把一月一更变成三星期一更。循序渐进吧。再次感谢你的热情和耐心!这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不必着急 不要早产
怎么舒服 怎么来
谢谢Blueberry
谢谢!有时候我也挺着急,想快点,对将要写的东西感到兴奋。只是平时工作太忙,难免拖后。我会争取加快点速度,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