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故事(153)- 永远自由

自从林肯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于1863年1月1日生效后,到1864年底,随着联邦的军事进展和“边界州”的废奴努力,陆续被格兰特和谢尔曼的军队以及各州解放的奴隶已有130万人左右,占南方奴隶总数的三分之一。《宣言》的效果还算不错,但有一个问题:除了被州立法解放的黑奴外(马里兰和密苏里分别于1864年11月1日和1865年1月11日废除奴隶制),大部分奴隶虽然被解放了,但在法律上,他们仍是“财产”,不是自由人。很不幸,这个保护奴隶制的法律在新大陆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就是《美国宪法》。《宣言》只是军事命令,解放黑奴只是出于“军事需要”(military necessity)。一旦战争结束,《宣言》就会失效。那么,被解放的奴隶将何去何从?他们会不会被重新奴役?他们的权利谁做主?那些尚未被解放的黑奴怎么办?很显然,挡在奴隶和自由之间的唯一障碍是宪法,搬开这个障碍的唯一方法是修宪。于是,宪法第十三修正案(The Thirteenth Amendment)便成了林肯总统和第38届美国国会的“心病”。

宪法第一到第十修正案合称“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参看《美国的故事(61)- 权利法案》。第十一修正案禁止联邦法庭审理由外州或外国公民指控各州政府的案子,保护各州政府不被外州人或外国人起诉。不同州的个人与个人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可以到联邦法庭打官司,但个人与州政府之间不能去联邦打官司。这是当初各州接受宪法时的约定。第十二修正案解决的是总统选举的问题,规定对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分别投票,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混起来投,谁得票多谁是总统。这样可以避免1800年大选出现的尴尬局面。前十二个修正案的通过没有大的波折,因为它们符合大多数人(白人)的利益。第十三修正案就不一样了,它要废除自1619年就在新大陆成为合法的奴隶制,它要修改盛行了二百五十年的白人至上的游戏规则,它要清除刻在这片“自由之地”上的耻辱的烙印。如此强大的破坏力足以让这个修正案成为一场革命,它怎么可能不遭遇激烈的争吵和顽强的阻力呢?

从独立到内战(1776 – 1861),八十五年,奴隶制伴随着美国长大。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五大湖到墨西哥湾,每一寸土地的扩张都是在与奴隶制的斗争和妥协中完成的。当美国变成跨大陆的国家,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现代社会迈进时,奴隶制也深深地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任何想把它连根拔起的企图都会引发革命。“五分之三妥协案”,“密苏里妥协案”,“1850年妥协案”,“奴隶逃亡法”,“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斯科特诉桑福德案”,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化解自由世界与奴隶制的矛盾,把北方和南方撮合成统一的国家。然而,萨姆特堡的炮声响起的时候,所有的努力似乎白费了。

自“共和党”诞生之日起,对奴隶制的态度就有“激进派”和“温和派”之分。“激进派”早就想全面废除奴隶制,“温和派”则主张在维持奴隶制现状的前提下限制奴隶制的扩张。但是,尽管北方人在1860年的大选中抛弃了“激进派”,选择了“温和派”林肯,他们却无法阻止他们一直在竭力阻止的这场大动荡、大分裂。南方人用最激烈的方式捍卫着自己的自由和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内战”无异于第二次“美国革命”。四年血腥的战争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联邦再也回不到从前。

本来不得不有所收敛的“激进派”随着战争的进展变得越来越喧嚣,全面废奴渐渐成了北方的主流民意。“激进派”欣喜地发现,那个最大牌的“温和派”林肯居然转变得比所有的人都痛快。在过去的四年中,林肯一直在向“左”靠拢,从坚决不废奴到有限地解放黑奴,再到全面解放黑奴并给黑奴有限的选举权。林肯比所有的人更善于学习,也更善于成长。战争开始时,他也许像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战争的起因是分裂,战争的核心是维护联邦的统一。但现在,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战争的起因是奴隶制,战争的核心是废奴。这个问题不解决,仗就白打了,美国将永无宁日。虽然他在1864年大选前不敢有太大的动作,但大选尘埃落定后,林肯立刻成了第十三修正案的最积极的推动者。

对第十三修正案的讨论始于1863年12月由来自俄亥俄的众议员詹姆斯·米切尔·阿什利(James Mitchell Ashley)提出的议案。1864年1月,来自密苏里的参议员约翰·亨德森(John Henderson)也向参议院法制委员会提出修宪议案。参议院根据这些提议开始了讨论。修正案的内容是:

  • 奴隶制或强制劳动,除非作为对已判罪的人的惩罚,不能在美国及其领地存在。
  • 国会有权通过适当的立法强制执行这一条款。

推动修宪的最重要的两位国会领袖是参议员查尔斯·萨姆纳(Charles Sumner)和众议员撒迪厄斯·史蒂文斯(Thaddeus Stevens)。还记得修宪需要哪些条件吗?首先,要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其次,要四分之三多数的州批准。修宪之难自不必说,但“内战”是个特殊时期。南方的退出让支持奴隶制的“民主党”势力大减,国会中的大多数席位由“共和党”占据,这就大大增加了胜算。特别是在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根本不是问题。1864年4月8日,参议院以38比6的绝对优势通过了修正案议案,除“共和党“人外,两位“民主党”人也投了赞成票。

议案在众议院就没那么顺了。在1862年的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夺回了几席,“共和党”在众议院的优势不那么明显。1864年6月15日,众议院对修宪议案的表决是93票赞成,65票反对,比三分之二多数(106票)差了13票。正如“共和党”人齐心协力地投赞成票,“民主党”人也齐心协力地投了反对票。他们的态度很明确:即使战争杀死了奴隶制,我们也不会帮着埋葬它。因1864年大选在即,“共和党”把这事儿暂时搁下了。反正再投也不会有结果,还不如等到大选之后。“共和党”在1864年的选举中大胜,一举夺得了众议院四分之三多数的席位。也就是说,在第39届国会上任后,宪法修正案肯定会通过。可是,第39届国会要到1865年12月才入职。林肯似乎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已快到尽头,莫名的紧迫感化成巨大的压力和超常的动力,推动着林肯不顾一切地接近目标。他等不及也不想等了,他要尽一切努力让第38届国会通过此案。我们以前讲过第37届国会有多出色(参看《美国的故事(140)- 蜕变》),林肯希望修正案能让第38届国会留名青史。

要想在众议院通过修正案,就必须拿到那13票。林肯把这个任务派给了国务卿威廉·西沃德。他告诉西沃德,甭管用什么手段,行贿也好,作弊也好,威胁也好,利诱也好,反正你得给我把那13票拉来,其余的事儿我给你顶着。爱财的咱给钱,想当官儿的咱给官儿,什么合法不合法的,凑够票数才是硬道理。林肯和西沃德把游说的重点放在“跛脚鸭”(Lame duck)“民主党”议员身上。“跛脚鸭”的意思是,这些议员都在1864年的选举中败北,即将卸任。他们没有了忠于本党的压力,也面对失去公职带来的利益损失。“跛脚鸭”一般来说是最无力、软弱、焦虑的一群,也是最易攻入的阵地。

西沃德还是很拼的。他本身能言善辩,在国会中有自己人;他也得到史蒂文斯的帮助,对一些议员展开心理战;他还组织了个游说班子,聘请专业说客,对准目标一个一个地打。对那些国务卿搞不定的人,林肯甚至亲自出马当说客,不要面子了。这通操作的效率还算高,林肯和西沃德通过向议员或他们的亲属提供联邦政府职位的方式搞定了大部分目标。史蒂文斯叹道:“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法案是被美国最清正的人教唆着用腐败的方式通过的。”如果你想看更艺术的描述,请看斯皮尔伯格导演的2012年的电影《林肯》(Lincoln)。在那里,你会看到一个充满傲慢与偏见、腐败与阴谋的民主制度是如何运作的。有时候,一个高尚的目标也许要靠“潜规则”去实现。

1865年1月31日,众议院就修正案的议题投票。这一天,众议院大厅里挤满了人,参议员和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也来旁听。几个自由黑人的代表走进众议院,这是有史以来黑人第一次被允许进国会山。进不了大厅的人就在走廊上等,在外面等,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议员们被一个一个地叫到名字,他们一个一个地表达意愿。随着他们的赞成(“Aye”)或反对(“Nay”)声,人们的心也跟着起起落落。最后的结果是,119票赞成,56票反对,三分之二多数终于达到了!80位“民主党”议员中有16位投了赞成票,其中14位是“跛脚鸭”,还有8位“民主党”议员弃权。这8位弃权者也功不可没,他们也许无法说服自己投赞成票,但用回避的方式成全了多数人的愿望。

议长宣布法案通过的话音刚落,国会山内外一片欢腾。人们拥抱、握手、欢呼、流泪,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中。100声礼炮响起,庆祝美国的新生。黑人永远自由了(Forever free),美国永远自由了。自由并不意味着平等,并不意味着消除了种族歧视,甚至不意味着黑人能顺利成为美国公民并享有公民所有的权利,但它至少意味着新大陆再也不会被奴隶制拖累,美国人的子孙再也不用为一个耻辱的制度自相残杀。

当然,国会的决议只是第一步,修正案还要有四分之三的州批准才能生效。北方各州的反应还是很快的。法案通过的第二天,林肯的家乡州伊利诺伊就批准了,其余各州跟比赛似的表态,一个星期内就有8个州批准,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又有11个州批准。因林肯政府坚持南方各州是美国的一部分,四分之三多数意味着,当时的36个州(包括南方)中要有27个批准,就是说,除北方州外,还必须有至少3个南方州批准。林肯没能活着看到那一天。在他的继任者安德鲁·约翰逊总统的推动下,1865年12月6日,佐治亚成为批准修正案的第27个州,第十三修正案正式生效。

第十三修正案为战争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它将塑造一个全新的美国。然而,战争还没有结束。联邦军队在1865年将有什么进展?和平还远吗?请看下一个故事:风烟滚滚。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25 Responses to 美国的故事(153)- 永远自由

  1. happyyizhou says:

    电影《林肯》好像也是讲这个事情,这个电影还是挺好看的。

  2. 任临春 says:

    我还没有看过电影呢,也要去看看。

    在你的博客里,人名地名都有英文对照,这很必要。可是在书里面没有。建议今后出书的时候要把它们加上,因为人名地名要多次出现,所以用附页的形式加上更好,这样查看比较方便。

    • Blueberry says:

      是的,很多读者都提了这个意见。出书时,出版社担心若英文拼写有错会影响效果,所以就删掉了。以后如果再出书,一定保留英文。
      谢谢!

  3. 信天翁 says:

    哇!找到这个网站太高兴了。我已经读过你的第一卷(至99章)两遍了。作为一个对历史非常有兴趣的理工生,这套书太好了。我非常喜欢作者写作历史的专业精神,和你的叙事风格。非常感谢毕蓝女士的无私奉献。

  4. 信天翁 says:

    在这里能够与毕蓝女士直接对话,太好了。有一件事我一直想对你说。读第一卷的时候,我是先下载的MP3,听httpsblog.mimifishf 的朗读。因为这样可以在锻炼的时候收听,又省眼睛。后来我发现有些地方不太对头。就翻看了你的原书对照。发现在朗读本里,塞进了太多朗读者的私货。不只是一些插科打诨的句子,而是基本内容上的改动也不少。于是我放弃了朗读本。重看原著。希望你在发表续卷时注意这个问题。如果出朗读版,我们要的是一字不变的朗读原文。

    • Blueberry says:

      我在YouTube 上听过,里面确实加了不少书里没有的,特别是开头。后面比较少。我想朗读者大概是为了适应中国人的一些思维习惯。以后若再出音频,出版社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谢谢!

  5. 思念如燕 says:

    “它要修改盛行了二百五十年的白人至上的游戏规则”,奴隶制是否跟白人至上思想(尽管可能确认存在这种思想,这种思想是否成立是另外一回事)有关系?在美国,好像也有大量的黑人奴隶主,同时也有不少白人奴隶?同时期,在亚洲大陆(包括中国),非洲大陆奴隶制度更是普遍存在,跟种族也没什么关系。

    • Blueberry says:

      在美国是白人至上,在别的国家有其它情况,主要是以统治者的利益为主。美国很多自由黑人拥有奴隶,印第安人也有奴隶(绝大部分的黑人),好像没有白人奴隶。不管怎样,美国的奴隶主差不多都是白人,白人即使没有奴隶也觉得自己比黑人优越,很难想象与黑人平等。

  6. 思念如燕 says:

    林肯促成修正案的通过这段也很有意思,让人不由得想起一段名言。
    手段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正义,和正在实现中的理想,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马丁·路德·金.
    手段如果不正义,即便实现了正义的目标,这个目标也就被亵渎,无法经历正义的考验了。

    • Blueberry says:

      这是有意思的话题。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程序正义,政府不能为了正义的目标而不择手段。但现实中,特别是政治博弈,很难做到法律中的程序正义,这也许就是政治的本质吧。人们只能把非正义的手段限制在某个区间内,保持基本的正义就已经很难得了。

  7. 思念如燕 says:

    永远自由是个激荡人心的目标,但是也需要止于自由,不能逾越自由以及与自由双生的责任。当前的民主党做的实在太过了,讽刺的是,民主党曾经是奴隶制的顽固捍卫者,民主党好像不是偏极左就是偏极右,总是不能持中。正是民主党泛滥的国家福利制度,矫枉过正(其实是刻意的煽动种族分歧)的种族政策,导致了黑人群体的不思进取。

  8. Frankie Guo' says:

    最初是在喜马拉雅上听有声,结识本作品,一听就着迷了,已经听了三遍,后来又买了书。不知99回之后的啥时候在国内出版啊,以及张汉平版的音频是否还会继续录制?

    • Blueberry says:

      谢谢支持!99篇后面的文章暂时没出版,也没音频。我会继续更新博客,让大家读到最新的内容。

  9. Jia says:

    【甭管用什么手段,行贿也好,作弊也好,威胁也好,利诱也好,反正你得给我把那13票拉来】
    风水轮流转了,现在的民主党正是这样为了选票,行贿作弊威胁利诱以及抓捕反对者投入监狱。前不久的国会议长选举以及最近的弹劾国土安全部长的投票(当然还有其它投票),民主党铁板一块,而共和党每次都有人反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