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故事(172)- 百年之行

1876年7月4日,美国迎来了一百岁生日。一百年中,十三个小小的殖民地变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国土从100多万平方公里变成93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从一个大洋延伸到三个大洋。虽然这一路走得跌跌撞撞,虽然前途荆棘丛生,但美国人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骄傲,他们要好好庆祝一下。1873年,格兰特总统宣布要为庆祝美国的“百岁大寿”举办一个国际博览会。这个“百年展览会”(Centennial Exhibit)将于1876年春天在美国的诞生地费城举行,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这样的盛会,将向世界展示这个年轻国家走过的一个世纪的旅程。

1876年5月10,十八万人涌进费城的费尔芒特公园(Fairmount Park),格兰特与巴西皇帝和皇后一起到来,著名指挥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指挥乐队演奏了“百年进行曲”。在众人的瞩目下,格兰特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回顾美国百年的发展,赞扬其工业化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格兰特宣称,今天的美国已经能与那些历史悠久的发达国家在法学、医学、神学、科学、文学、哲学、艺术等各方面并驾齐驱,正在蜕变为一个令人向往的自由、文明的现代国家。格兰特的声音很弱很软,很多人听不见他在讲什么,但当他宣布展览会开幕时,钟声大作,礼炮齐鸣,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展览将历时六个月(1876年5月10日至1876年11月10日),接待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一千万参观者。

除主要大厅外,展会还包括农业厅、园艺厅、机械厅、纪念厅等等。最吸引眼球的展品之一是科技成果,从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 G. Bell)的电话到伊利法莱特·雷明顿(Eliphalet Remington)的打字机,每一个发明创造都展示着推动美国进步的原始动力。很多欧洲的学者、记者专门赶来研究、报道这个新国家的现状,除了科技,他们印象最深的还有公共教育。美国的公立学校(免费基础教育)制度从殖民地时期就开始了,后来,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一直是公共教育的最有力的推动者。1862年的《莫利尔法案》(Morrill Act)催生了大批公立“赠地案大学”(参看《美国的故事(140)- 蜕变);“内战”后,公立中小学迅速普及,它也是格兰特政府最值得骄傲的成绩。法国作家路易斯·西蒙宁(Luis Simonin)看完展览后对美国人在公共教育上的付出大为赞叹。他说,美国人愿意为普及义务教育而多交税,仅纽约州在公立学校上的投资就超过了整个法国对公立学校的投资,这种热情是欧洲人所不及的。他对美国的公立学校排除宗教影响、加强世俗教育的做法也印象深刻。在印刷术发达的美国,《圣经》被用各种文字出版,数量巨大,普及度极高,但它却被禁止在公立学校中研读,新大陆对“政教分离”原则的坚守远超旧大陆。

还有一个“网红展品”是参观者们争相“打卡”的,它就是“自由女神”(Statue of Liberty)那举着火炬的右臂。花50美分的参观费,人们就可以顺着楼梯爬到火炬下方的观景台。所有的门票收入都将用于安装“自由女神”像。其实,此时的“自由女神”还只是雕塑家手里的模型,除了这只右臂和火炬,其它部位根本不存在。她甚至不叫“自由女神”,而她未来的家,纽约市,完全没有做好接受她的准备。那么,这位“女神”是怎样走进美国的呢?

关于“女神”的最初设计来自法国雕塑家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Frederic Auguste Bartholdi)。巴特勒迪1834年生于法国东北部的科尔马(Colmar)。他两岁时,父亲去世,他和哥哥跟着母亲移居巴黎。巴特勒迪在大学学的是建筑和绘画,后来才转向雕塑。1865年,他与好友爱德华·勒内·德·拉沃拉叶(Edouard Rene Lefebvre de Laboulaye)聊天时,拉沃拉叶说法国应该送给美国一个象征自由的雕像,以庆祝美国独立一百周年,也彰显法美两国的友谊。拉沃拉叶是“法兰西反对奴隶制协会”的主席,激进的废奴主义者,坚决支持美国“内战”中的北方。北方的胜利点燃了这位浪漫的法国人的热情。巴特勒迪也是废奴主义者,他被朋友的话打动,开始酝酿“自由”的形象。他此前曾向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港口提过一个灯塔的方案,塔的形象是一个英雄举着火炬,但方案没被采纳。现在,这个形象又回到他心中。

1871年6月,巴特勒迪揣着拉沃拉叶的介绍信登上横渡大西洋的客轮,他要亲眼看看新大陆。在纽约登陆的他发现,所有进入纽约港(曼哈顿)的船都要经过贝德罗岛(Bedloe’s Island),这岛简直就是安放雕像的绝佳场所。更值得庆幸的是,贝德罗岛不属于纽约州,而是在1800年被纽约州议会送给联邦政府以修建军事堡垒。这不仅简化了官僚程序,还让未来的雕像有了更广泛的代表性:它不是给纽约的礼物,而是给美国的礼物。巴特勒迪去白宫拜访格兰特总统,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格兰特一听,这是好事儿呀,不就是占用贝德罗岛嘛,没问题!巴特勒迪又乘火车两次横穿美国,拜见各州的政要名流,得到他们的支持。精英们算是搞定了,大众的态度会不会跟着精英走呢?

巴特勒迪在美国活动时拉沃拉叶也没闲着。1875年,法国政局趋于稳定,费城世博会又即将到来,拉沃拉叶认为时机成熟了。他组建了“法美联合会”(Franco American Union),一面游说法国政客支持自己的提议,一面在民间特别是富裕阶层筹款,资助巴特勒迪的工作。拉沃拉叶成功地唤醒了法国人对那段帮助美国赢得独立的回忆。尽管有人说美国是白眼儿狼,建国后既没支持法国革命也没履行美法同盟的义务(参看以前的故事),但法国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度还是满满的。法国同意建造雕像本身,美国同意建造安置雕像的底座。雕像共需要200,000磅(91,000公斤)铜,法国铜业大亨尤金·塞克来当(Eugene Secretan)捐赠了128,000磅(58,000公斤)。拉沃拉叶的委员会最后共筹款25万美元。

有了钱,巴特勒迪便开工了。他在去美国前就开始构思雕像的细节了。他借用类似美国国会拱顶上的罗马自由女神(Statue of Freedom)的形象,身上披着宽大的袍子,左手拿着一块板,上面用罗马数字写着“1776年7月4日”(独立日),右手举着火炬,指引人民奔向自由。有人说,“女神”的脸很像巴特勒迪的母亲夏洛特,也有人说他雕的是心爱的女人让娜的脸。“女神”的头上戴着有七个尖峰的王冠,像是七束光芒,也代表了七大洋和七大洲,象征着自由的普世价值。王冠上的25个“窗口”代表在世界各地发现的25颗名贵的宝石。巴特勒迪还在“女神”脚后设计了一小段断的铁链,象征着她挣脱了羁绊(暴政)和枷锁(特别是奴隶制的枷锁)。本来,他想把断掉的铁链搭在“女神”的胳膊上,凸显美国废除奴隶制的成就,但拉沃拉叶建议低调处理,以免引起南方的抵制。巴特勒迪给雕像取的名字是“自由照亮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他心中的自由女神是美国的,也是世界的。

巴特勒迪设计的雕像高151英尺(46米),相当于30层楼那么高。女神的脸长17英尺(5米多),右臂42英尺(约13米),鞋子比人脚大32倍,相当于879只鞋,一个指甲重3.5磅(1.6公斤)。这个庞然大物建成后将是西方世界最大的雕像。它的外壳是手工打磨的300多块铜板,需要30万颗铆钉把它们钉在一起。最大的难题是,雕像是空心的,竖在岛上,风又大又疾,几天就吹倒了。女神不要面子的吗?幸好,巴特勒迪得到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Gustave Eiffel)的帮助。埃菲尔为雕像设计了内部的坚固的铁架结构,把铜板固定在铁架上,这样就不会倒了。1876年,女神的右臂被送到费城展览;1878年,女神的头部出现在“巴黎世界博览会”(Paris World’s Fair)上。两次展出的主要目的是筹款。1877年3月3日,格兰特在职的最后一天,他签署了国会授权总统接受法国这份大礼的法案。第二天,拉瑟福德·海斯就任总统。他宣布雕像将被安置在贝德罗岛上。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正式将贝德罗岛改名为“自由岛”(Liberty Island)。

建造女神的工程在巴黎继续进行着。1884年7月4日,雕像终于大功告成。作为法国人民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它被呈现在美国驻法大使面前。建雕像的钱主要来自法国民间捐款,法国政府也不算拉跨,同意出把雕像从法国运到纽约的运费。1885年1月,“女神”被大卸350块,装进214个大木箱内,装上货轮,飘洋过海而去。此时,距拉沃拉叶和巴特勒迪第一次谈论给美国“送礼”的想法已经过去了20个年头。1885年6月17日,满载“女神”的法国货轮驶进纽约港。美国人表现了极大的热情,20万人和几百条船聚在码头迎接。场面倒是挺热闹,但“自由女神”能否在纽约落户还是未知数呢。

既然雕像是法国人民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两国政府基本上没介入。法国政府只出了运费,美国政府只划了块地,一个比一个抠门儿。像法国人一样,美国民间也组织了“美国委员会”,为在贝德罗岛上建造雕像的底座筹款。委员会中有个十九岁的年轻人,他是未来的纽约州州长和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除了费城展览会上的门票收入,委员会筹款的路真是道阻且长。除了民间捐款,他们想得到纽约州政府的帮助。雕像毕竟将立在纽约港口,那是多大的面子多厚的里子呀,州政府出点血不过分吧?1884年,纽约州议会通过决议,为雕像工程拨款5万美元。谁知,时任纽约州长,未来的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Grover Cleveland),大笔一挥否决了此案。克利夫兰的理由是,刚刚饱受“1873年大萧条”(参看《美国的故事(170)- 堕落天使》)之痛的很多纽约人生活还没着落,政府哪有闲钱搞这个面子工程?雕像能当饭吃吗?1885年,委员会又企图游说美国国会拨款10万美元,也失败了。

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一毛不拔,眼看着人家法国已经把雕像运过来了,这边还差着十来万美金。底座建设停工,二百多个大木箱子就这样被扔在贝德罗岛上,风吹日晒,“女神”似乎注定要烂在地里。其它城市不干了,说你们纽约到底行不行啊?不行就让贤!礼物是给美国的,不是给纽约的,谁说它必须在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六个城市争相邀请“女神”入驻,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这一下,纽约人大受刺激。一位报业巨头挺身而出,发誓把“女神”留在纽约。这人就是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纽约世界报》(New York World)的老板(出版商)。《纽约世界报》是当时美国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的报纸,普利策是当时最传奇的人物之一。现代人对他耳熟能详,因为美国乃至世界的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zes)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犹太人普利策是匈牙利移民。1864年,17岁的他来到纽约时身无分文,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睡过街边,做过劳工。仅仅六年之后,他就当选密苏里州议会议员。1885年,他又当选美国国会众议员。与此同时,他凭借《纽约世界报》缔造了庞大的报业帝国,由此可见他超凡的学习能力和商业天才。在群星璀璨的“镀金年代”,他是灿烂星河中一道独特的光芒。

普利策宣布,他要为“底座基金”筹资1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约230万美元)。他向《纽约世界报》每天上百万的读者承诺:不管金额大小,所有捐款人的姓名都将被印在报纸上。普利策的大力宣传点燃了纽约人的热情和想象力,捐款如雪片飞来。那时候没有支票或银行转账等现代业务,所有的捐款都是用信封寄来的现金,1分,5分,25分,1元……。不久,普利策就开始在报纸上发表他收到的捐款者的信件:“一个小女孩自我否定了小贪心,捐款60美分”;“一个在办公室打工的穷小子为底座基金贡献微不足道的5分钱”;“一群小孩捐款1美元,这是他们省下的去看马戏团的钱”;“一位孤独的老婆婆捐款1美元”;“布鲁克林一家酒馆的人们捐款15美元”;“一家爱荷华的幼儿园寄来1.35美元”。经过5个月的“暴风式”募捐,普利策从12万个捐款人那里筹得约12万美金,其中的80%来自金额小于1美元的捐款。美国委员会前后共筹得30万美元,超过了完成底座工程所需的约27万美元。法国人民为雕像奉献了25万美元,美国人民为底座奉献了30万美元,“自由女神”凝聚了两国人民的付出。

钱有了,“烂尾”的底座又活过来了。接下来的建设虽然困难又危险,但还算顺利。在没有安全帽、安全索、或任何安全设施的条件下,200个工人在6个月内完成了154英尺(47米)高的底座和151英尺(46米)高的雕像,总重量约204公吨。施工过程中无人伤亡(也有人说有一人被倒下的墙砸死),这在当时已是出乎人们的预料了。1886年10月28日,在美国独立110年后,“自由女神”像正式向公众开放。这一天,纽约市举行了盛大的游行。游行队伍从中城的麦迪逊广场沿第五大道和百老汇大街走到下城的华尔街,当路过纽约股票交易所时,股票经纪人们从楼上洒下漫天飞舞的用于记录股票交易的纸条和纸带,从而开启了“纸带游行”(Ticker-tape Parade)的先例。这个“起哄”的传统流传至今,你可以在跨年夜的时代广场(时报广场)感受下它的疯狂。克利夫兰总统参加了仪式,不知他是否为两年前当州长时拒绝为“女神”拨款而觉得不好意思。

“自由女神”在1902年之前被叫做“自由照亮世界”,它被当作真正的灯塔使用了16年,“女神”举起的火炬在黑暗中为驶入纽约港的船只照亮了24英里(约39公里)的航路。雕塑本来是古铜色的,经过25年的氧化才变成今天的绿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象征意义超越了实际用途。美国的人格化身渐渐地从那个叫“哥伦比亚”的女孩变成了“自由女神”,这座雕像从纽约和美国的符号变成了世界的符号。“女神”最初代表的是法美友谊和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对美国的支持,后来,她成了全世界的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也是新大陆给移民们最热烈的欢迎。在雕像立起后的20年里,两千万移民在“女神”的注视下乘船进入纽约,她是他们历尽艰辛到达新大陆后看到的第一个地标。不管移民来自地球的哪个角落,不管他们的母语是什么,在他们看到“女神“的那一刻,“自由”就是所有的人共同的语言。“自由女神”带给移民的宽慰和震撼正如美国女诗人艾玛·拉札勒斯(Emma Lazarus)为“自由女神”写的诗《新巨人》(The New Colossus):

给我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

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人,

还有那拥挤的被遗弃的

可怜的人。

把这些无家可归的

颠沛流离的人

一起交给我。

我站在金色的大门口,

高举起自由的灯火!

十九世纪末,新大陆用宽广的胸怀接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无论富有或贫穷,无论健康或病痛,无论背景或信仰,追求幸福的权利是自由给予每个人的承诺。一亿美国人的祖先曾通过“自由女神”像和附近的爱丽丝岛进入美国;一百五十年前,95%的美国人出生在外国; 来到纽约的移民从这里奔向美国各地,爱尔兰人、俄国人、意大利人去大城市,德国人去中西部,斯堪的纳维亚人去农庄; 二十世纪初,纽约的意大利人的人数超过了罗马。新大陆把自由交给移民的同时也收获了他们的热爱、忠诚、智慧、汗水,正是他们为美国开创了一个金碧辉煌的时代。

1877年3月4日就职的拉瑟福德·海斯(Rutherford Hayes)是领导美国进入第二个百年的第一位总统,他的面前是一个怎样的年代?资本主义在带给新大陆繁荣富裕的同时也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请看下一个故事:镀金年代。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18 Responses to 美国的故事(172)- 百年之行

  1. 彭彭 says:

    看了这一章,又去搜了,才知道Remington居然还生产打字机,以为他们只造枪呢。

  2. 彭彭 says:

    毕蓝老师辛苦了,元宵节快乐。

  3. Anonymous says:

    我站在金色的大门口,

    高举起自由的灯火!

  4. 乐君 says:

    我站在金色的大门口,

    高举起自由的灯火!

  5. 思念如燕 says:

    今天要去美国,难度有点大呀

  6. 思念如燕 says:

    可以想象一下本朝中国100年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

  7. 高老庄 says:

    纽约也是有飓风的,这么大的雕像其外面的铜皮怎样抵抗飓风?恐怕也是多次受过创伤吧?

    • blueberry says:

      是的,经常受伤,经常维修。把这么一个大家伙保护好可不容易,不知当初的设计者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

  8. Anonymous says:

    许多人都知道自由女神像,却对她的来龙去脉了解甚少,谢谢你这一章的写作!下一次再去参观自由女神像的时候,一定会更加敬仰!美国也真是一个很幸运的国家,来自世界各国各地的人们为美国送来了那么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毕蓝的“美国的故事”也算是其中的一点点啊!让许多人更加了解真实的美国!

    • Blueberry says:

      哈哈,谢谢!
      不是说“美国是由一群不怎么热爱自己的祖国却都很爱美国的人组成的国家”吗?其实,人们爱美国的本质是爱自由,超越了对血统、民族、土地、国家的爱,这也许是移民们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新大陆的原因吧。

  9. Chengyu says:

    有自由处即祖国

  10. 高老庄 says:

    这一章应该叫“”百年之行“才对

    • Blueberry says:

      哈哈。当时想过,但决定稍微绕一下。如今你一提醒,我倒觉得可行。过几天改题目:)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