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故事(173)- 镀金年代

1877年3月4日,拉瑟福德·海斯(Rutherford Hayes)成为第十九任总统。海斯入主白宫意味着“重建”的结束,也标志着“镀金年代”(Gilded Age)的开始。“镀金年代”大约是从1877年到1896年,有人认为“重建”也应该算在内。“镀金年代”与“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 – 1914)大体重合,也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 Era, 1837 – 1901)中后期重合,美国和西欧在工业、科技大发展的基础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那么,它为什么只是“镀金”而不是“黄金”呢?这个名字来源于马克·吐温(Mark Twain)和查尔斯·沃纳(Charles D. Warner)合著的1873年的小说《镀金年代:今天的故事》(The Gilded Age: A Tale of Today)。马克·吐温认为,这个年代造成了太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悬殊、阶级矛盾、政治腐败、资本垄断等等,经济发展带来的繁荣只不过像涂在所有这些丑恶之上的一层薄薄的镀金。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美国人的实际工资在1860年至1890年间增长了60%,人均年薪(含女人和孩子)从1880年的38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约1.1万美元)涨到1890年的564美元(相当于今天的约1.9万美元),10年增长了48%。来自世界各地的两千四百万移民涌进美国,城市疯狂扩张。铁路像蜘蛛网一样伸向所有的城镇,铁轨里程数在1860年到1880年间翻了三倍,从1880年到1920年又翻了两倍。铁路把美国变成一个真正的统一的大市场。美国的钢产量超过了英国、德国、法国的总和。外国人拼命向美国投资,华尔街迅速崛起,金融实力直追伦敦。垄断“托拉斯”(Trust)控制了主要工业,包括钢铁、石油、铁路、制糖、肉类加工、农机制造等等,“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或译为“美孚石油公司”)成为世界第一个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镀金年代”结束时,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辉煌的背后既有普通人的奋斗和艰辛,也有企业家的探索和创造。其实,美国人在“镀金年代”最真实的感受是日新月异的“城市化”。此前,美国基本上是个大农村,虽然东西海岸有几个大城市,但绝大部分人生活在农庄里。十九世纪末,当城市里的工厂越来越多,城市里的居民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移民的涌入,美国的大城市很快就饱和了。既然城市的面积不可能无限制地向外摊大饼,城市的发展似乎只剩下一个方向:向上。两三层的小楼要被几十层的高楼取代,只有这样才能塞进更多的人。高层建筑是传统的建筑材料(石材、木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必须依靠一种新的骨架:钢材。可是,钢产量能满足需求吗?这个问题要由一个身材矮小的苏格兰移民来回答。

这位苏格兰人是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卡耐基生于1835年的苏格兰,12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辗转来到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Pittsburg)。因家境艰难,卡耐基很小就开始工作了,当过信差、童工。他吃苦耐劳,聪明好学,边工作边上夜校。18岁时,他入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当电报员,后因表现优异一路提升,从月薪35美元的电报员干到年薪1500美元的地区主管。高薪的工作仍然满足不了卡耐基的好奇心和进取心。1865年,30岁的他辞去前程大好的职位,去苏格兰和欧洲游历。正是这次旅行让他对钢铁业产生了兴趣。

炼钢技术早在两千年前就诞生了,但复杂的技术让钢变得非常昂贵,量产根本不可能,只能用来铸造剑、刀等兵器或少量珠宝,一般人用不起。无法量产的东西就无法走进日常生活,更别说经济效益了。卡耐基想解决的就是这个难题。他考察了欧洲的钢铁研究所,买了两项英国人的技术专利。1873年,他与朋友合伙在家乡匹兹堡建了一个面积比80个橄榄球场还大的钢铁厂,这是当时美国最大的钢铁厂。卡耐基创造性地采用“贝塞麦炼钢法”(Bessemer process),专心琢磨怎样把钢造得又多又便宜。不久,“1873年经济危机”爆发。在铁路、工厂的倒闭潮中,卡耐基顶住压力, 赌上全部身家和所有的风投资本,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继续专注炼钢。1873年8月,在卡耐基和他的同事们紧张的注视中,5吨熔化的铁流在3,000度的高温下浇铸成功。卡耐基成为第一个实现钢的量化生产的人。这是革命性的成就,此举让美国的钢价下降80%,产量从1860年的年产几千吨涨到1900年的年产1,100万吨。钢材造就了美国的城市,匹兹堡从一个小城镇变成“钢都”,人口增加了三倍;纽约的摩天大厦拔地而起;芝加哥10年造了50座钢架建筑,20年中人口翻了一倍。到十九世纪末,美国的城市人口增加了87倍,“城市化”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重绘了新大陆的天际线。

身高只有1.6米的卡耐基被人称为“钢铁大王”,他的“卡耐基钢铁公司”(后来变成“美国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的钢铁业,它一年生产的钢超过英国全年的钢产量。卡耐基是那个年代最富的美国人之一,但他似乎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他建立了完善的福利制度和退休金制度,确保自家钢厂的员工能舒适地安度晚年。他在生命的最后18年里把90%的身家(将近4亿美元)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和学校,被誉为“美国慈善事业之父”。今天的计算机学圣地“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就是源自他出资创建的“卡耐基技术学院”,纽约市的卡耐基音乐大厅(Carnegie Hall)也是他资助的。

钢铁产量的大幅提高和价格的持续下降直接推动了铁路网的扩张。铁路是“镀金年代”留给后世的最深的烙印,成就了一批让人耳熟能详的“铁路大王”,其中最著名的是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詹姆斯·希尔(James J. Hill),杰伊·古尔德(Jay Gould)和乔治·古尔德(George J. Gould),爱德华·哈里曼(Edward H. Harriman),还有我们以前提过的考利斯·亨廷顿(Collis P. Huntington)和利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他们通过垄断聚集了巨额财富,他们的冷酷、贪婪和狡诈让当时的人们对他们恨得牙痒痒。他们中的一些人像卡耐基一样捐献了大部分身家,比如斯坦福向斯坦福大学捐赠了80%的个人财富(参看《美国的故事(167)- 铁路》),范德比尔特出资创建了今天的一流学府“范德比尔特大学”或叫“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

除了钢铁和铁路,“镀金年代”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产业:石油。说起石油就不能不提“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他是美国第一个“亿万富翁”(Billionaire),被认为是美国有史以来和世界现代史上最富的人,没有之一。洛克菲勒生于1839年纽约上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后随家人迁至俄亥俄的克利夫兰(Cleveland)。尽管洛克菲勒很喜欢学习,但家庭条件不允许他继续学业。他16岁开始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小公司当簿记员(Bookkeeper),算是个小会计。他的职责包括记账、收款、与客户商谈、收货等等。据说,年轻的洛克菲勒有两个人生大目标:一,挣足10万美元;二,活到100岁。

1859年,20岁的洛克菲勒和朋友合开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倒卖各种商品。从此,他的生意稳步增长,从没亏损或失败过。“内战”中,他利用联邦政府对物资的需求大赚一笔;战后,他又及时准确地瞄准了石油生意,开起炼油厂,生产煤油和汽油。接下来的“镀金年代”就像是给洛克菲勒量身定制的宏伟蓝图,铁路的发展、电力的使用、内燃机的普及、乃至汽车的发明,美国和世界前进的每一步都意味着对石油更深的依赖,也意味着洛克菲勒财富的积累。1870年,他创立“标准石油公司”。从1870年到1911年,“标准石油”先是进行囊括所有精炼油制品的“横向整合”(Horizontal integration),然后又实施从原油到成品油的“纵向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通过建立“托拉斯”确立了全方位的垄断。“标准石油”是第一家现代跨国公司,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公司,占了美国90%的石油市场份额,别的竞争者根本无从插足。

洛克菲勒家族对市场的垄断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国会的警惕。1890年,美国国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谢尔曼反垄断法”(Sherman Antitrust Act)。此后,针对“标准”的官司就没断过。终于,1911年,联邦最高法院判定“标准”的垄断为非法。“标准石油”被拆解为八个公司,包括埃克森石油公司(Exxon),雪佛龙石油公司(Chevron)和美孚石油(Mobil)。拆分后的八个公司在各自为政中发展壮大,远远超过了拆分前的规模。

从1896年起,洛克菲勒逐步退休了,他把生命的最后40年用于慈善事业。他与“钢铁大王”卡耐基密切合作,创建和完善了美国的慈善制度。洛克菲勒的捐款主要用于教育和科学研究。今天的世界名校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就是洛克菲勒“盘活”的,他还创建了纽约市的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他对医学研究的支持为人类战胜“钩虫病”和“黄热病”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帮助建立了美国现代医学研究体系。1937年5月,还有一个多月就98岁的洛克菲勒去世,距他给自己定的100岁的目标只差两年多一点。

城市化也好,工业化也好,如果少了一样东西,卡耐基们和洛克菲勒们的梦想将暗淡无光。这样东西就是电。且不说电报电话电气工程,只那一盏电灯就照亮了整个“镀金年代”。想象一下,纽约的高楼大厦都用煤油灯照明是个什么鬼样子?幸运的是,人们没有在黑暗中徘徊太久,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就是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

关于“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成长故事,相信全世界的少年儿童都如数家珍,很多孩子对科学的热情就是被这些故事点燃的。爱迪生拥有2,000多项发明,在美国坐拥1,093项专利,在英、法、德等国拥有1,500项专利,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多产的发明家。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影响深远。他是第一位将科研团队用于发明创造的人,拥有247人的世界最大的科研团队。他首次在企业中建立科研实验室,开启了大企业投资研发(R&D)的潮流。当然,他最耀眼的发明是白炽灯。

1878年9月,爱迪生开始研究电灯。电灯是英国人发明的,但当时的灯泡有个根本的问题,就是短命。爱迪生和他的团队试了1,600种材料,花费13万美元的投资,终于制成碳化灯芯(碳化棉丝灯芯)。这种灯芯可连续使用45个小时,后来的碳化竹丝灯芯可使用1,200小时,真正具有大规模实用价值的电灯诞生了。1878年跨年夜,爱迪生在新泽西的门洛公园(Menlo Park)向公众展示他的电灯。铁路公司专门开通去公园的车,满载着一车一车的人们来见证奇迹。他们看到,只要按一下开关,那一排排的电灯瞬间光芒四射,如魔法一般。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此后的两年间,爱迪生建了5,000座电厂,为纽约、波士顿、芝加哥、底特律、圣路易斯、新奥尔良供电。下一个五年,他又建了127,000座电厂。1902年,1,800万个电灯泡照亮美国的夜空。电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运动、娱乐、工厂、商店都可以在晚上开放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市。1900年,400万女人在城市打工,这个数在后来的40年里翻了4倍。城市生产了75%的消费品,电梯、电话、缝纫机是最常见的“装备”。1909年,美国人每年花费230亿美元购买成衣。纽约一个成衣厂一星期可生产一万两千件衬衫。通了电的城市如上了弦的钟表,昼夜不停地转动着。

但是,城市有光鲜亮丽的面孔,也有阴暗肮脏的角落。高楼大厦遮住了生活在它的阴影里的人,却遮不住罪恶和贫穷。黑帮,谋杀,偷盗,流浪汉,恐惧,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似乎永远是各种令人头皮发麻的犯罪新闻。在芝加哥,人们可以按小时租枪,12美元可买一支枪;雇凶杀人、打人是“正常”交易,比如2美元胖揍一顿,10美元打破鼻子和下巴,15美元咬掉耳朵,100美元送人去西天。纽约的犯罪率当然不会输给芝加哥,简直要失控了。终于,纽约警察局迎来了一位能干的探长,托马斯·伯恩斯(Thomas F. Byrnes)。伯恩斯是爱尔兰移民,生于都柏林,少时随父母移民纽约。伯恩斯开创了用照片识别罪犯的先例,创建案犯照片栏(Rogues Gallery),还建立心理档案,改变了刑侦工作的方式。今天人们熟悉的那种嫌疑人举着数字牌的“标准照”就是伯恩斯开始使用的。他收集了1,200万张举牌照片,在短短四年里实施了3,300项抓捕,破获了大批案件,包括涉案金额达300万美元的曼哈顿银行抢劫案。伯恩斯掌管刑侦部15年(1880 – 1895),为纽约社会治安好转立下汗马功劳,但也有被人诟病之处,比如残暴的刑讯逼供。

城市的另一个流着脓的伤口是贫民窟,那拥挤、肮脏的地狱般的生活状态戳中了一位记者的心。这个记者叫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丹麦移民。他是报道犯罪的记者兼摄影师,专揭阴暗面。里斯是最先在摄影时使用闪光灯的人之一,把黑夜中的贫民窟曝在灯光下。他的第一组贫民窟照片震惊了众人,大家似乎第一次知道,如此金碧辉煌的新大陆竟然存在着这般人间地狱。事实上,里斯的照片实在太过真实,以至于报纸杂志拒绝刊登这些“丑恶”的照片。于是,里斯自己用幻灯片向大众展示了他们从没见过的景象。1890年,里斯的书《另一半人怎样生活》(How the Other Half Lives)出版了,书中收集了大量照片。这本书轰动一时,卖了2,800万册。当时的纽约市警察总局局长、未来的纽约州州长和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被此书深深地震撼,在纽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开启了“进步年代”(Progressive Era)。此后的20年中,纽约最差的贫民区被拆除。政府改善了提供给穷人的经济房的条件,法律规定所有的纽约公立学校必须建操场,业主必须在公寓内建厕所,等等,迈出了彻底消灭贫民窟的第一步。

拥挤的城市无法回避卫生问题。到1895年,美国的大城市几乎被粪便和垃圾淹没。纽约每年4万人因卫生条件差死于疾病,有12万匹马每天在纽约街头拉50万磅屎,车在动物和人的粪便中走过。臭气熏天的城市快把人整疯了。1895年,乔治·沃林(George Waring)出任纽约市卫生局局长。他雇了2000名清洁工,全都穿着白色制服,对纽约的街道进行大清洗。他大规模修建下水道,还提倡回收垃圾再利用,是美国第一个环保战士。开始时,纽约人讥讽沃林的清洁工为“白鸭”。可是,当他们看到这支“白鸭”队伍在短时间内让纽约焕然一新时,他们对沃林肃然起敬,专门为他和他的清洁工们举办了一次游行以表达敬意。沃林的“队伍”清理了433英里的街道,使纽约的卫生状况好转,水质提高,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其它城市纷纷效仿。十六年后,美国一半的城市有了垃圾收集系统。1907年,所有的大城市有了下水道。1909年,美国城市的下水道长达4.2万英里(6.7万公里)。

1911年3月25日4点45分,纽约。位于曼哈顿下城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一栋建筑九楼的“三角衬衫厂”(Triangle Shirtwaist Factory)的260个女工正做着下班前最后的工作。她们大多是少女。此时,不知谁也许把烟头或火柴扔进字纸篓。等有人闻到烟味时,火势已开始蔓延。通往楼梯的出口太窄,一次只能走一个人,灭火器不管用,又没水。整个大楼只有一个接线员,她接到电话时,九楼已经烧着了。人们纷纷挤进电梯逃命。消防队倒是很快就到了,但消防水龙头离着火的楼层还差30英尺,导致无法立刻扑灭火势。4点48分,被困在九楼上女工正被火焰吞没,她们别无选择,只能跳楼,景象惨不忍睹。5点15分,火灭了。在不到半小时内,146人丧生,其中123个女人,23个男人,大部分遇难者是14岁到23岁之间的女孩。这是“9·11”之前纽约死人最多的事故。惨剧引发的社会震动催生了消防改革,要求雇主为雇员的安全负责。今天在美国各州通用的安全准则都起源于这场火灾。

“镀金年代”除了让人爱恨交加的“城市化”就是让人因爱生恨的“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问题让人头疼,工业化带来的矛盾则直接威胁着美国的社会制度和前途。当企业家变成“万恶的资本家”,当产业工人无法忍受不公平的待遇,当新大陆一直奉行的自由和平等的理念在工业化的浪潮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本家和工人、政客和普通人会做什么样的选择?请看下一个故事:大罢工。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27 Responses to 美国的故事(173)- 镀金年代

  1. happyyizhou says:

    这些企业家都很伟大,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进步,退休后又把钱捐献给公益事业。那么多伟大的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真是群星璀璨。

    • Blueberry says:

      这些企业家、富翁热衷做慈善跟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比如卡耐基,他信奉一套圣经的理论,认为回馈社会是理所当然的。洛克菲勒也认为,上帝让自己赚钱,那就使劲儿赚拼命赚不择手段地赚,没啥不好意思的。但赚完钱后还是要感恩上帝,造福社会。不知道今天的盖茨和巴菲特是否出于类似的动机,总之做慈善似乎是西方的传统。

      • happyyizhou says:

        自小在学校接受唯物主义教育,毕业后读了一些书之后,才慢慢对宗教有了一些正面的理解。身边的一些人哪怕是大学毕业的,也是对基督教有比较深的偏见。

        • Blueberry says:

          宗教信仰很重要,就像伏尔泰说的那样:如果没有上帝,那就创造个上帝。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基础,东方人不信也可以理解,只要不随意诋毁就行。

          • happyyizhou says:

            我是个世俗人,家里长辈信佛。不过我看他们信佛都是功利的,都是为了菩萨保佑,不算真正的信仰。个人理解,信基督教的人,相比无神论者,做事有底线和基本的准则,所以我更信任信基督教的人。有段时间心情抑郁,也想着要不去接受下基督教的信仰吧。后来心情好了,就不想这事了。

            • Blueberry says:

              对佛教了解不多,身边信基督教的不少,他们都是很好的人。当然,也听说教会里有不“纯粹”的教徒。我想,佛教和基督教都是劝人向善、指明来世或天堂的宗教,有些人目的不纯不是宗教本身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 Anonymous says:

                基督教劝人向善是错误的理解。从人类这样一个高度看,基督教是回答人从哪里来和人最终到哪里去的问题。从个人的角度看,是讲人的生与死的关系,人生而有罪,在最终必死,要想得永生,就要悔改归向神,在人不可能做到,无论你做多少善事,只有相信耶稣基督的死为我们洗清悖逆的罪,我们才能得救而得永生。这就是福音。毕蓝老师有时间可以给我们讲一下各个宗教的故事。

          • Tomas Tso says:

            華夏漢藏單音語系發展出“獨體圖案文字”衍生出的實用生活邏輯,方仙術“異化”成爲追求長生不老的“術數”,原始的泛靈多神信仰被“世俗化”,成爲“權力尋租的標的物” 供奉的目的是“具體世俗化”的。

            華夏巫術文化就是一種實用性的“生活潛意識”,華夏的神是形而下(Physical)實用性的,各式各樣的”酬神”活動,為人服務衍生出一種“對價形式的賄賂回饋” ,自然而然地全面衍生到倫理世界行爲處事態度!

            “華夏巫術文化”中普羅群眾緊密結合運用於實際生活中就是”權力尋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生活潛意識”。

            信仰不是建立在“對價關係基礎上的”,”華夏巫術文化”對”芻偶”的跪拜,對神的態度”潛意識”是賄賂,不是“敬畏”,達不到”信仰”的臺階。

            當然也表現在華夏人世間的各種倫理法中,以各種意識形態及風俗固化這種”生活潛意識”—-孝經就是這種荒謬的佼佼者;
            實用性必然導致”功利”的訴求—–“華夏巫術文化”的許多價值觀都應該仔細辯證後重新建立—-子女對待父母的態度應該以”感恩”之心替代”孝順的道德桎梏”,”感恩”的端點是”愛”—-“愛”不會將”養兒防老”視為理所當然,”愛”的範圍是廣大的、是無私的、是付出—-也只有在這基礎上人與人才能”平等相處”。

  2. 思念如燕 says:

    写的真好。从文章可以看到,美国人也不是完美的人,他们除了有那些惊艳绝伦的各种发明创新,那些人类共有的恶,腐败,暴力、肮脏、混乱,也一样不少,但令人欣慰的是,总有人能站出来向这些恶宣战,并最终战胜这些恶,每一次悲剧都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不是陷入悲剧的轮回,这些就是来自自由和信仰的力量吧。

    • Blueberry says:

      是呀,美国的糗事不比别的国家少,但灾难往往是推动进步的原因,人们总是在亡羊补牢的过程中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美国社会最大的特点是民间力量的强大,很多进步都是自下而上地由民间推动政府改革,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媒体的监督堪比“第四权”,吵闹起来谁也受不了,政客们为了选票必须顺应民意。这也许就是自由的力量吧。

  3. 彭彭 says:

    好像Macy的创始人也是差不多同一时期的伟人,他在泰坦尼克号上把活下来的机会让给其他人。
    发明家发迪生变成资本家爱迪生后,就开始压迫其他发明家了,天才特斯拉被他害了一辈子。

    • Blueberry says:

      是的。爱迪生和特斯拉的爱恨情仇是个很令人唏嘘的故事,希望有机会能写写。本来想写,但篇幅就会太长了。看看后边能不能为科学家们和作家、艺术家们写一篇。

  4. Anonymous says:

    请问98最后的国父之后的章节一直没有出版吗,期待看到后面章节的出版。

  5. Anonymous says:

    人类在今天看看这段200多年的历史,可以增长更多一点的信心吧,文明或意识形态冲突也好,科技陷阱如人工智能也好,生态危机也好,总有办法改进的吧

  6. Anonymous says:

    这一章是历史,也是今天!………真希望98之后的故事都够早日出版,我己经买了前面的,期待缺了后面的故事出版。

  7. Chengyu says:

    “美国是一群不怎么爱自己祖国但爱美国的人组成的”, 美国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一群凡人缔造发展了一个神奇的国家!

  8. 龙广大 says:

    从第一篇开始看到这里,感谢作者!写得太好了

    有个小小问题,爱迪生在门洛公园展示电灯应该是在1879年的跨年夜,而不是1878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