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故事(168)- 西部,牛仔,家

1869年5月,第一条跨大陆铁路通车了。新大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正如诗人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写的那样:“我看到,在我的大陆上,太平洋铁路扫除着每一个障碍;我看到,绵延不绝的列车载着货物和乘客像风一样吹过大平原;我听到,机车的疾驶和轰鸣以及汽笛的尖叫声;我听到,那回声在世上最宏伟的景色中震荡……跨过三千或四千英里的大陆,连接东边和西边的海洋。”在此后的二十年里,无数的铁路公司从地底下冒出来,像大蜘蛛一样疯狂结网(参看下图)。到1890年,美国铁路的总里程数达到16万英里(26万公里)。1916年左右是铁路的全盛时期,总里程数到了25万多英里(41万公里)。此后,随着汽车、飞机的发明和发展,高速公路和空运取代了一部分铁路的功能,很多铁路被废弃。到2014年,美国铁路的总里程数降到22万公里。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网。

上面是1870年的铁路网,下面是1890年的铁路网

铁路改变了新大陆的面貌,也激发了人们对西部空前的热情。那曾经绵延不绝的马车队渐渐消失了,拖家带口的移民们开始乘火车赶往西部。那曾经被距离隔断的生意、通讯、亲情、友情也被火车连接起来,坐火车成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当然,普通人坐火车可不像诗人描述得那么浪漫,免不了人世的艰辛。普通车厢叫“Coach”,与此前移民们西进时坐的带棚的马车同名,里面是木头做的长椅,没有任何软垫,但一般每个车厢里有一个炉子供冬天取暖,也包括一个马桶和洗手间。从奥马哈(Omaha)到萨克莱门托(Sacramento)的普通车厢票价是40美元。在漫长的旅途中,人们带着自己的食物和饮料,有的带着草垫或铺盖,晚上可以席地而卧。火车每到一站会停靠半个小时,大家可以出去走走或吃饭、买东西。火车站卖的食物一般都很难吃,只有个别车站的特色风味获得了乘客们的好评。如果你付得起75美元,你可以坐“头等座”(First Class)。这些座位仍在普通车厢里,但有软垫,放腿的空间也比较大,舒服很多。如果你再多加4美元,你就能在“普尔曼先生的宫殿车厢”(Mr. Pullman’s Palace Cars)订到一席之位(车厢以企业家乔治·普尔曼的名字命名)。在这里,舒服的座椅可变成折叠床,车厢里装修豪华,有木头的墙壁、地毯,有桌子、床头灯、镜子、梳妆台,还有专门的服务生。有些“宫殿车厢”装有管风琴,晚上乘客们可以在里面唱歌或欣赏专业人士的表演。一日三餐可以去漂亮的餐车吃,餐车的食物总是很可口。如果你付100美元,你便可以在普尔曼发明的卧铺车厢(Sleeping Car)里一路睡到目的地了。100美元已经超过了当时美国人均一个月的工资,但卧铺车厢还是供不应求。最让乘客们兴奋的是遇到美洲水牛(Buffalo)的时候。如果看见水牛群路过,列车就会停下来。乘客们拿出随身带的枪向水牛射击,总要打死几头才过瘾。水牛是大平原上印第安人的主食,本来就在随着大批移民的到来而减少。现在,人们像打游戏一样打死水牛,任由水牛暴尸野外,不仅浪费了印第安人的食物,也破坏了环境。没过多久,乘客们再也看不到水牛了,因为它们被白人移民屠杀殆尽。1830年,近5000万头水牛浩浩荡荡地游弋在密西西比河大平原上,1865年还有1200万头,1870年减至500万头,到1880年只剩下了不到40万头。

被铁路改变的不仅是人们的旅行方式,还有牲畜的旅行方式,具体地说,是德克萨斯牛群的旅行方式。德克萨斯是畜牧业大州,盛产长角牛(Longhorn cattles)。“内战”中,德克萨斯基本上没受到战争的破坏,主要是因为地处偏远,又不通火车。也正因如此,德克萨斯除了为南方贡献了一些兵源,其它物资根本运不过去(本来还能水运一部分,但维克斯堡战役后,密西西比河的航运被北方控制),农民养的牲畜全砸在手里,卖不出去。战争结束,回到家乡的德克萨斯籍战士们发现满眼都是长角牛,简直泛滥成灾了。人们不得不屠宰一部分,只留下牛皮,其余的全部扔掉,造成巨大的浪费。去东部打过仗的战士们知道牛肉在东部有多贵,哪能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于是,牛仔(Cowboy)这个新行当诞生了。

牛仔,顾名思义就是赶牛的仔。他们骑着马,一个或几个人一起将长角牛群从德克萨斯赶到堪萨斯。然后,这些牛被运往东部各地。牛仔们一般是受牛群主人之托驱赶牛群完成1000英里(约1600公里)的旅程,到达堪萨斯之后拿工资,一趟的报酬一般是90美元左右。牛群一天大约走15英里(24公里),这个速度能保证牛既健康又不掉膘,所以,走完一趟需两个多月。开始时是一两个牛仔一次驱赶几十到一百来头牛,后来,十几个牛仔组成“队伍”,一次能驱赶两千到三千头牛。牛仔们之间必须紧密配合,分工协作,有“总指挥”,有“前锋”,有“后卫”,还有厨师,保证牛仔们吃得饱并喝到“够劲儿”的咖啡。一路上,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身,月亮升起时还在工作,要对付酷热、暴风雪、冰雹、响尾蛇、流沙、盗贼、饥渴、还有愤怒的印第安人。最要命的是牛群的相互踩踏。牛受了惊会疯跑,有时牛仔们要忙到半夜才能将疯狂的牛群重新归拢。牛仔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殚精竭虑,那份苦不是人人都能吃得消的。艰苦又孤独的旅途让牛仔们学会了苦中作乐,他们纵情驰骋,放声高歌,也欣赏着独一无二的风景。一位牛仔这样描述他的体验:“庞大的牛群在夜色中被拢到一起,全都像钩子一样躺在地上,边嚼食物边喷气,月亮照得它们的角闪闪发光,这个景象足以让一个男人看直眼。”牛仔们戴着宽边的帽子,穿着酷帅的夹克,足蹬雕着花纹的皮靴,腰里插着手枪,手里拿着鞭子或绳索,身形矫健,“武功”高强,既像“骑士”那样遵守着“行业准则”,勇敢地面对所有的困难和危险,又会一言不合拔枪相向,上演一幕又一幕的快意恩仇。也许因为他们太帅太拽了,他们把自己活成了西部的传说,他们那一路的艰辛变成后人心中浪漫的英雄主义的想象。

最开始做牛仔这一行的是杰西·克里泽姆(Jesse Chrisholm),他是苏格兰人和切诺基印第安人的混血儿,他开的那条1000英里的路被称为“克里泽姆之路”(Chrisholm Trail), 是牛仔们最常走的路。 这条路不但平坦,也有足够的水源和草地供牛群食用,途经的镇子除了食物还有酒吧和娱乐设施,供牛仔们打尖和消遣。牛仔中有白人、黑人、墨西哥人、混血印第安人,还有女人。“克里泽姆之路”不论出身,只看本事。伊丽莎白·约翰逊(Elizabeth E. Johnson)就是一个女牛仔。她本是德克萨斯的一位教师,但安静的课堂实在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决定当牛仔。1879年,她赶着自家的牛群走过“克里泽姆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四十五年后,当她去世时,她的身家是二百万美元。然而,野性十足的牛仔和他们的牛群也会给沿途的村镇带来破坏和麻烦,因而成就了很多野性十足的执法者,詹姆斯·巴特勒·希科克(James Butler Hickok)是其中一个。希科克的外号是“野蛮的比尔”(Wild Bill),据说他是西部拔枪最快的人,身手足以震慑桀骜不驯的牛仔们,所有的好莱坞西部片里都有他的影子。只是这位拿着高薪(每月150美元)的公务员(武官)在执行公务(保护小镇)时往往像牛仔一样大杀四方,经常误伤居民,真不知道他是来保护大家的还是来惹麻烦的。随着铁路的兴起,特别是德克萨斯通铁路后,红红火火的牛仔生意便风光不再了。农场主们越来越多地依赖铁路将牲畜运往东部,牛仔和他们的牛群渐渐走进历史的尘埃,但他们的故事却留在了美国人的血液里。

铁路让西进之旅变得平坦,但这不意味着西部的生活会像来时的路那样平顺。1862年的《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包括女人和正在申请公民资格的移民,只要交很少的手续费(18美元),就能在西部(大多在密西西比河以西)获得一块160英亩(960市亩)的土地,连续耕种或改良5年后,这块土地就归个人所有(参看《美国的故事(140)- 蜕变》)。1866年的《宅地法》把获得解放的黑人也包括了进去。“宅地”(Homestead)是家(Home)的土地,拥有独立富足的家园是移民们世世代代的梦想(这个梦想在旧大陆很难实现),是新大陆稳固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学者们说,家在新大陆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社会的组织形式,也是所有的努力和追求的终点,美国人对西部的热情和对北美大陆的野心都是在为自己寻找一个家。家让男孩和女孩变成男人和女人,家让贫穷和困苦走向富裕和独立,家可以让一个普通人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建功立业,家也可以让一个从没上过学的人从小木屋走进白宫。没有家,自由和民主便失去了载体,变得毫无意义。《宅地法》的目的是给每一个穷人一个农庄,一个家,然而,这个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后是什么样的呢?

移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密西西比河大平原上的艰苦生活。大平原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有些地方草长得有一人多高,与森林覆盖的东部截然不同。早期的探险者和拓荒者,包括刘易斯和克拉克,都认为大平原是“美洲的大沙漠“(Great American Desert)。他们从没见过只长草不长树的地方,还以为这里土地贫瘠。他们错了。大平原拥有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也是三块面积最大的黑土地之一(另外两块在巴西和乌克兰)。但是,大平原上最大的问题是天气。因地势平坦,冬天,从北极来的冷空气毫无遮拦地南下,让大平原上冰冻三尺;夏天,太阳肆无忌惮地照耀,酷热难当。更要命的是大风和龙卷风,那龙卷风能把房子吹散架,让牲畜飞上天。还有蝗虫、干旱、野火,足以让农民的汗水白流。天灾之外还有人祸,当你满怀期待地向往着丰收时,一队牛仔赶着牛群从你田间踩踏而过,你还能剩下什么?就算一整年风调雨顺,无灾无祸,人们依然受困于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和无边无际的孤独。那160英亩土地岂是那么容易驾驭的?

大平原上生活不易,以家庭为单位的劳作更是辛苦异常,往往所有的家庭成员,包括孩子,都必须劳动,才能维持自己的家园。正因如此,大批移民没能坚持下去,不得不放弃已获得的土地,或返回东部,或搬到更远的地方。大平原上不同的地区移民成功率不同。今天的“平原州”(Plains States)包括爱荷华(Iowa)、堪萨斯(Kansas)、明尼苏达(Minnesota)、密苏里(Missouri)、内布拉斯加(Nebraska)、北达科他(North Dakota)、南达科他(South Dakota)、怀俄明(Wyoming)。明尼苏达地区是做得比较好的,约三分之二的宅地(农庄)经营成功,堪萨斯的成功率就只有40%。1866年《宅地法》在南方的成功率是大约41%。但无论如何,《宅地法》还是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最终为50多万家农户提供了土地。移民们靠着勇气、智慧、勤劳、技术、和对生活的信念征服着西部,为自己和子孙创造着美好的家园。

西部农业的成功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先从最简单的说起。为了挡住各种动物对农田和家的破坏,人们需要栅栏。这种事在东部不算啥,在西部却是大问题,因为大平原上没有树,也就没有做栅栏的木头。咋办?一个名叫约瑟夫·格利登(Joseph Glidden)的纽约人发明了带刺的铁丝网(Barbed wire)。有了铁丝网,西部的田地和家园就有了屏障。后来,农庄里的铁丝网被引进城市中,也被用在战场上。战壕里再也不用木头做屏障了,轻便的铁丝网可比木头高效得多。看上去不起眼的铁丝网可以说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最伟大最实用的发明之一,跟拉链有一拼,哪一个现代人没见过铁丝网?大平原的土地虽然肥沃,但土质比较硬,旧式木制犁不顶用。生于佛蒙特的铁匠约翰·迪尔(John Deere)于1837年发明了钢制犁(Steel plow),解决了这个问题。钢犁对农业来说是个革命性的发明,迪尔建立的迪尔公司(Deere & Company)从一个人的铁匠铺变成举足轻重的农业和工业机械制造商,在今天的《财富》五百强排名中居美国第87位,世界第329位。

让大平原成为“世界的面包篮”的最重要的发明当属收割机(Reaper)。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让大规模的农业成为可能,但以家庭为单位的耕作方式似乎又让这种可能变得不可能。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借助牲畜顶多能照顾自家那一百来英亩土地,哪有能力扩大规模?弗吉尼亚人赛勒斯·麦考密克(Cyrus McCormick)似乎是上天派来帮助美国人的。麦考密克从小生活在南方的种植园,支持奴隶制。他是个很“无趣”的人,除了去教会好像没什么社交活动,但他对摆弄器械有着无限的热情。严格地说,收割机的发明者不是他,而是他父亲,罗伯特·麦考密克(Robert McCormick),但他对父亲的发明做了很大的改进,使之更高效、更实用。“内战”时他住在伦敦,战后回到美国,大力推销他的发明。老式的收割机用手操作,一人一天能收割一英亩谷物。如果一个农民有40英亩地,他要40天才能收完,40天之内谷物早就熟透烂掉了。麦考密克的收割机用马或骡子拉,一百多英亩土地一天就能割完。麦考密克的收割机就像当初伊莱·惠特尼的轧棉机一样,决定性地改变了美国农业的面貌,大规模的商业化的农业成为现实。麦考密克还是个精明的商人。他在自己的公司里成立了研发部门(R & D),专注创新;因收割机是大型机械,他允许农民分期付款;他培养技术人员,对售出的机器提供终身保修服务。这些极为现代的经营理念在那个年代是革命性的商业创新。1879年,麦考密克的公司造了18,760台收割机,在此后的两年里,他们造了49,000台。正是像麦考密克和迪尔这样的发明家和商人让“第二次工业革命”走出城市,走向农村,使美国的农业像工业那样实现了现代化。从1860到1890这三十年中,美国人开垦的农田超过了从1607到1860二百五十年间开垦的总和,大平原成了“小麦王”(King Wheat)的天下,小麦出口从1860年的200万蒲式耳增加到1890年的9000万蒲式耳。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那些不能扩大生产的小农户被淘汰了,生存下来的都是大农场。当年杰斐逊憧憬的自给自足的“农业共和国”和独立自主的小农经济消失了。农业像工业一样成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农民成了兼职商人。他们不光种地,还要与大银行大资本打交道,获得融资和贷款,买土地,买种子,买大型设备,把收获的粮食卖到全世界。今天的美国农民还通过买卖大宗商品期货合同把自己与世界金融市场连在一起。

像所有的国家一样,美国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浪费,极大地破坏了环境。也许大平原实在太大了,人们觉得土地无穷无尽,可以任意挥霍而不加爱护。很多人把一块地种“残”了就换到下一块,任由大风、雨水带走肥沃的表层土。到十九世纪末时,大家再也找不到新土地了,野蛮耕种毁了1亿英亩土地,这个数是俄亥俄、北卡罗来纳、马里兰、和伊利诺伊四个州面积的总和。这个现象引起了精英们的警觉。1862年的《莫利尔法案》把公共土地分给各州建农学院,以提高农业科技的水平(参看《美国的故事(140)- 蜕变》)。学生们学习科学种植、保护土壤、改良品种、提高产量等等。人们渐渐学会了在为自身谋福利的同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保护和美化自己的家园。

美国人倒是在西部安居乐业了,印第安人却失了家园。我们在前面的故事中讲过,大平原本来是印第安人的家。奈何美国政府说话不算话,肆意屠杀印第安人,掠夺他们的土地。先是修铁路,后是移民,印第安人被一步步推向灭绝的边缘。“内战”结束后,格兰特总统企图采取柔和政策,派和平使团劝说印第安人搬到保留地去。保留地一般都是偏僻、贫瘠的土地,但没关系,美国政府会保障供给生活用品。这话谁信?一位苏族(Sioux)印第安人领袖说:“我们有水牛肉为食物,有它们的皮为衣服。我们想以打猎为生,而不是去保留地。在那里,我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又不被允许离开。我们想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想当政府的负担。我们只想要和平,不被打扰。”可惜,和平是没有的。就算格兰特想要和平,他手下的将军也不想。威廉·谢尔曼、菲利普·谢里登都是屠杀印第安人的能手,他们的行为直接摧毁了格兰特的和平政策。可是,格兰特最大的弱点在于:他无比信任他的朋友,特别是这两位爱将,不管他们做什么,他都站在他们一边。这还有什么原则可言?

印第安人除了反抗没别的路,不想去保留地就要奋起一搏。1876年6月,前美军陆军中校乔治·卡斯特(George Custer)在蒙大拿的小大角河(Little Bighorn River)中了夏延族(Cheyenne)和苏族印第安人的埋伏,他带领的266个人对阵几千印第安人,最后全部被杀,包括他自己。美军唯一的幸存者是一匹马。这是印第安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但他们随后便遭到美军的疯狂报复。谢里登说:“唯一好的印第安人是死的印第安人(The only good Indian is a dead Indian)。”他的老板,美军总司令谢尔曼,同意他的说法。谢尔曼是第一个提出“终极解决方案”(Final Solution)的人,他把这个词用在印第安人身上,意思是种族灭绝。70年后,纳粹把这个词用到了犹太人身上。与印第安人的战争从1865年一直打到1890年。最著名的带领族人与美军对抗的是奈兹·佩尔塞族(Nez Perce,穿鼻族)领袖“首领约瑟夫”(Chief Joseph)。他拒绝与美国政府签去保留地的合同,率部族与美军苦苦周旋。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他决定带领全族去加拿大,因为他听说到了加拿大就自由了。那是1000英里(1600公里)的旅程。他与青壮年保护着老弱妇孺,边与美军打游击边往美加边境走,一路之上屡次打得美军晕头转向。但是,他们终究跑不过电报线和装备精良的军队。就在离美加边境30英里的地方,他们被拦住了。为了全族老小免受涂炭,首领约瑟夫放弃抵抗,向美军投降。他和族人全部被迁往保留地。1890年12月29日,150多个苏族男女和孩子在南达科他的伤膝溪(Wounded Knee Creek)被屠杀,史称“伤膝溪大屠杀”或“伤膝溪之战”。这是印第安人的最后一次武装反抗。战争结束了,大部分印第安人被杀,幸存者都去了保留地。

在重建、修铁路、西进的浪潮中,格兰特的第一个任期接近尾声。面临大选的他将会遇到什么挑战?美国人民的选择是什么?请看下一个故事:腐败。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18 Responses to 美国的故事(168)- 西部,牛仔,家

  1. 思念如燕 says:

    毕蓝姐节日快乐!
    虽然搞不清楚这个日子里为什么而庆祝,为什么而快乐。就算为放假吧。哈哈。

  2. Anonymous says:

    很精彩,原来牛仔最早起源于赶牛长途跋涉去卖牛的工作。

  3. 彭彭 says:

    毕蓝老师,那美国人算是对印弟安人实行过大屠杀吗?总感觉更像得寸进尺一样,小刀割肉。

    • Blueberry says:

      不是在短时期内的大屠杀,因为印第安人住得分散,不可能集中起来杀。是在三百年中陆续进行的。从1607到1890年,从殖民地到建国,从东部到西部,每个阶段美国人都以不同的理由和方式驱赶、屠杀印第安人,有时激烈,有时缓和,确实是得寸进尺。1890年以后,印第安人所剩无几,基本都进了保留地,不再对白人有威胁,也就没什么大规模的冲突了。

  4. 思念如燕 says:

    我总感觉印第安人的事不是这么简单,应该有它内在的逻辑,各殖民地人和各印第安人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各自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一步一步如何发展的。从简略的描述看,好像美国人就是一群嗜血的魔鬼,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他们能逐渐包容所有人,只单纯的针对印第安人二话不说只管杀戮。如此的话,又怎么能与美国自由、宽容的殖民地精神相兼容,这种内在的矛盾,又如何可能将美国变为这个星球最自由的国家?我猜想,这里面的故事一定很有意思。

    • Blueberry says:

      印第安人的事本身就可以写一本书,很复杂,很曲折。英国人和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的态度也经历了很多转变,不像西班牙人那样上来就是无情的杀戮和征服。有些学者认为美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仇怨很多时候出于对彼此的误解,但根本原因是白人不停地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因而引发冲突。另一方面,印第安人的文明值得尊重,但这个文明也有落后、野蛮的一面,白人没来之前他们彼此之间也有战争。正如白人杀死印第安人妇孺,印第安人也杀死白人的和平居民,双方积怨三百多年。印第安人也参与了北美大陆的历次大争斗,比如英法“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一八一二年的战争”等等,他们每次都站错队,每次都被当作战败方整治一番,很倒霉。所以,如你所说,北美印第安人的事不简单。

    • 张帆 says:

      美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国家,从独立战争到每一次战争,追求的都是利益。印第安人开始帮了美国人,但后来阻挡了其贪婪的扩展,就反目成仇了。美国是这个星球最自由的国家?!

      • Anonymous says:

        哪个国家不追求利益?但是追求利益是要有底线的。所谓追求利益最大化,可以看看纳粹,无所不用其极地屠杀无辜的人掠夺土地和资源,毫无底线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民主国家的国家行为是集体的意志,一个国家所有老百姓的集体意志的道德下限要高于某个人一个人的意志的道德下限。某个人的行为道德是没有底线的,比如希特勒,如恶魔一般。而集体意志的道德的下限就要高很多。

      • Anonymous says:

        如果没有美国参与二战的话,德国潜艇会围困英国,没有物资输入到英国。不列颠空战,英国飞机掉下一架少一架,最终德国会赢得不列颠空战,德国会占领英国。然后德国回过头来再打苏联,本来英国美国通过海运援助了大量物资飞机坦克给苏联,没有了这些,苏联扛不住。德国将会统治欧洲,可怕的种族屠杀将在欧洲持续。亚洲这边,没有太平洋战争,日本将会占领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已经被灭,所以印度也会被日本占领,利用东南亚的庞大人力物力,日本再回过头来打重庆,中国也支撑不住。这样德国,日本法西斯会统治全球,世界将会暗无天日。

      • Blueberry says:

        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每个国家都一样。至于美国是不是“最”自由的国家,“最”字不好说,但自由是有的,人们大多数时候可以自由地表达意愿。然而,自由是相对的,内外有别,美国国内的自由可能不会惠及其它国家,二百年前白人的自由也不惠及印第安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这是历史的局限,当时认为对的事在后人眼中可能是罪恶。

  5. 乐查坚 says:

    历史又重现了,现在的巴以冲突。跟漂亮国曾经的做法蛮像的,催更催更,哈哈哈

  6. Anonymous says:

    纵观世界历史,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没有美国,现在的世界更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